一是健全预算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增效率。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在编制下一年预算时,结合实际需求,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安排预算,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结构固化僵化格局,将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民生。
二是做优绩效管理,落实全过程管理要求。从“偏重规模数量”向“讲求质量效益”不断转变,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通过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科学合理确定财政增支事项,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得到的绩效评价结果要跟预算挂钩,同时与财会监督形成联动的约束机制。
三是紧日子久久为功,集中财力办要事大事。将“习惯过紧日子”转变为“坚持过紧日子”,党政机关每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通过明确规定严格控制会议经费开支,不虚增工作人员数量,不列支与会议无关或者未实际发生的费用。从而把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