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收悉。我委组织专家对《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送审稿)》进行了审查。报告编制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根据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专家评审意见,现批复如下:
一、《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结构合理、内容基本完整、技术路线正确,符合相关要求。
二、原则同意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工程的建设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防洪评价采用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符合《防洪标准》(CB50201-2014年)的要求。
三、原则同意工程涉河建设方案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提出的涉河建设方案基本可行。
本工程为盘溪站~大石坝区间隧道,右线起点里程YK4+990.496,终点里程YK6+637.360,区间全长1646.864m。本区间隧道拱顶埋深22~44m,为深埋隧道。本区间隧道穿越岩层主要为砂岩泥岩互层,围岩级别为Ⅳ级。区间以单洞单线的形式分别与两端的车站连接,采用复合式TBM法施工,区间隧道结构外径6.6m。
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段左线ZK5+275.7~ZK5+301.8段,全长26.1m,隧洞顶标高217.90m~218.03m;右线YK5+283.7~YK5+309.0段,全长25.3m,隧洞顶标高217.90m~218.03m。穿河段隧道采用复合式TBM施工,隧道断面采用内径5.9m,管片厚度350mm的圆形断面,采用预制管片衬砌。
穿河断面平面上位于盘溪河盘溪桥上游侧,隧洞穿盘溪河处河床高程距隧洞顶的最小距离为9.4m,覆岩深度为7.8m。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地形图高程系统采用56年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统。
四、工程建设洪水影响综合评价
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采用的评价标准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工程实施后不会对所在河段洪水位、过水面积和平均流速造成影响,也不会对上下游河道行洪造成不利影响;工程建设对河势的稳定的影响较小;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对现有工程设施及其他第三方合法水事的权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五、有关要求
(一) 你单位应妥善处置好工程涉及的第三方合法水事权益,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其他相关审批手续。
(二)你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批复方案实施,加强河道保护,施工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弃渣场,严禁向河道内倾倒弃土弃渣,并接受我委对工程涉河事项的核查;工程竣工后,及时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临时设施及遗弃物。
(三)工程完工后,你单位应划定工程管护范围,并负责该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护工作。
(四)工程竣工后,你单位应及时报告我委,我委将聘请第三方单位对工程控制坐标在内的涉河事项进行全面复核;我委根据复核报告,参加工程项目的综合验收。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
(五)本批复有效期为3年,自签发之日起计算。期满后,若该工程未开工建设,本批复自行失效;若要继续建设,应重新履行行政许可手续。工程建设过程中涉河建设方案有重大变更的,应按规定重新办理许可手续。
附件: 1、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工程特征参数表
2、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工程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重庆市江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4月30日
附件1
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工程特征参数表
涉河项 目类别 |
涉河建筑 物类别 |
特征参数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隧道 |
穿河隧道 |
穿越方式 |
复合TBM | ||
穿越长度 |
m |
26.1/25.3 |
左线/右线 | ||
设计洪水标准 |
年一遇 |
100 |
|||
最小埋入河床深度 |
m |
9.4 |
附件2
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下穿盘溪河工程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左右线里程 |
穿河岸别 |
点号 |
坐标值 |
备注 | |
X |
Y | ||||
ZK5+275.7~ZK5+301.8 |
右岸 |
Z1 |
70408.067 |
55681.888 |
|
左岸 |
Z2 |
70384.849 |
55693.814 | ||
YK5+283.7~YK5+309.0 |
右岸 |
Y1 |
70399.615 |
55670.532 |
|
左岸 |
Y2 |
70377.138 |
55682.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