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区发展改革委 > 动态
关于江北区建立健全大健康产业体系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1-08-2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江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四个率先”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抢抓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体系基本情况

  

江北区着力优化健康产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围绕“医、药、养、健、管”,加快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以医疗健康服务为支撑、以“健康+”融合为延伸的产业链条,逐步满足公众对健康的需求。

  

(一)注重创新引领,做强“医”。加快创新资源集聚、研发平台建设、产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向健康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一是医疗服务能力优质均衡。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达到490家,注册执业(助理)医师5160人,注册护士8909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5.57人、拥有注册护士数9.62人。住院床位(包括市级医院)达到9265张,每千人口拥有住院床位10.01张。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5.52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全区已有272家医药机构纳入全国异地就医互联网结算平台。二是特色专科建设有力有效。依托市中医院、解放军958医院、区人民医院、三博长安医院、康华众联医院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诊疗中心。围绕“眼科、脑外、心脏、口腔、医美”五大领域形成专科医院板块特色,已建成爱尔眼科、三博脑外科等一批知名民营医院。区人民医院新建工程于84日举办开工仪式,区人民医院院区改造工程、区中医院康复保健大楼二期工程、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改造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鱼复院区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实施等级疾控中心创建工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和人才招引,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防控能力,着力构筑“区—街镇—村(社区)”三级疾控网络。

  

(二)注重集聚发展,做大“药”。统筹医药和医疗器械两大领域,抓住医药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推进,引导企业和项目集聚发展,打通生产、流通两个环节,完善医药流通网点、业态布局。一是关注强链补链。全区形成了以医疗器械为重点,生物制品为基础,诊断及检测服务为引领,设备研发、维修、技术服务等相互补充的生物医药产品体系。港城园区集聚30余家研发生产企业,观音桥和江北嘴的商贸企业正快速增长引进了一批以基因检测、纳米酶检测、免疫力检测、CAR-T自体细胞肿瘤疫苗为代表的国际国内领先的重点项目,全区生物医药企业达到90余家,以智飞生物为龙头,迈基诺、博奥赛斯、康巨全弘等一大批优质企业竞相涌现。全区生物医药产业2021第二季度营收8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二是鼓励创新合作。实施大健康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在精准医疗、生物材料、生物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引导和支持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加强联合攻关,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博奥赛斯联合重医大研发出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化学试剂盒”;迈基诺研制了“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智飞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并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成为全球第一款正式获批使用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

  

(三)注重产业融合,做精“养”。把握大健康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点,建立健全“健康+”产业新体系,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医疗与文化旅游融合、食品与健康融合,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扩大产业生态圈。一是“健康+养老”全面覆盖。创新“家门口”养老模式,全区已建成112个养老服务中心(站),社会化运营率达92%,养老机构床位1025张,社区养老床位1780张,提前一年率先在全市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提前两年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全面推广养老助餐助浴助医服务,纳入区级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相关补贴标准居全市前列。二是“健康+文旅”全域布局。推动大健康与大文旅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寸滩国际新城、望江小镇、五宝主题小镇等区域规划,加快策划“峡口望江、铜锣温情”康养旅游项目等一批养生旅游项目建设。全区拥有文旅企业3556家,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51万人次,大九街、鎏嘉码头等一批文化旅游热地相继涌现,全域旅游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特色农业,鱼嘴“七彩井池”、复盛“网红花海”、五宝“百家宴”等成为乡村游新名片。三是“食品+健康”全力推进。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立区、镇街、村(社)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综合整治农贸市场28家,区级食品抽检量超过4批次/千人·年,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保持100%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在全市持续领先。

  

(四)注重品牌提升,做优“健”。完善运动休闲设施,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医疗卫生与体育文化相结合,推广康体运动、户外运动,加强群众健身指导。一是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全区现有体育场地面积达184.5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达2平方米。建有场地数量3358个,15分钟健身圈在城乡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已形成铁山坪森林半程马拉松、校园铁人三项邀请赛、马术邀请赛等市级重点赛事品牌,与区级传统赛事、“一街一品”活动、社区(村)运动会构筑起四级赛事活动体系,年吸引20余万人次群众参与。二是体育产业日益壮大。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5.83亿、排名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18亿、排名全市第二。现有重庆市体育示范基地1个,体育产业资金扶持企业3家,与泰山集团签署5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投资价值15亿元的马术中心,拥有唯一一家西南地区的足球超级联赛队伍。三是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先后解决辖区119个社区(村)全民健身路径新改建、健身点提档升级等民生问题,免费体质监测点达7个,政府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开放,部分社会场馆实现定时免费开放。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实施差异化的健身帮扶和激励政策。江北区群众体育工作在全市领先,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村)服务经验得到全国推广,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收费政策覆盖范围全市最广,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数量全市名列前茅,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提升至46.27%

  

(五)注重服务效能,做细“管”。依托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大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健康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协同有效,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开发推广全面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加快多功能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全区36个医疗站点带宽已扩容升级成20M/条,建成2条各50M的备用专线。完成基层医疗机构电子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方便居民快捷地申领电子健康卡。上半年全区家庭医生签约138374人。建成了以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心电系统,实现了医疗机构远程诊疗100%覆盖。全面落实医改便民12项措施,有力保障普通号源供应,规范设置便民门诊,积极推进预约诊疗。二是探索推广智慧养老。在石马河街道试点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已采录辖区老年人数据4.2万余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6000余份;在江北城街道试点配备护理报警、智能体测、智能洗澡椅等数字化设备,提供居家养老远程看护服务,将服务延伸到方圆一公里;在五宝镇试点分散特困老人服务系统,通过智能视频喊话、智能手环定位,解决特困对象分散居住、日常关爱照护不及时等问题。2021年度区级重点民生加强关注,为全区1095户独居、瘫痪老人安装NB独立烟感,并联网智慧消防建设,保障老人消防安全。三是积极发展智慧健康。围绕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大力发展以健康信息档案、健康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为主的健康管理产业。全区现有保险机构总部、区域总部26家、占全市的46%,新引进长城人寿等重点企业,平安健康、华泰人寿、中意人寿等保险机构经营情况良好,健康类保险机构加快集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将进一步立足自身实际、抓准区位优势、依托现有基础、把握产业更迭机遇,重点发展以基因检测、体外诊断为核心的精准医学领域,特色打造医疗器械主题的研发转化基地,全力构建“主动健康+优质医疗+康复保健”的大健康产业全闭环,同时探索以生物医学材料、干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未来医学领域,打造精品式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集群、医康养融合示范高地。

  

(一)完善产业发展政策配套。一是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生命健康产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使检验检测能力满足江北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要。二是重点搭建柔性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涵盖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公平服务平台;搭建行政服务、人才服务、文献检索、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平台;搭建行业动态、政策解读等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医疗器械检测平台、GLP公共服务平台、病毒第三方检测等技术平台。三是全面完善硬件配套基础设施。完善能源、道路、污废排放等基础配套设施,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特性和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量身定制,积极建设厂房、实验室和物流仓储等生产性配套设施。四是落实保障产业发展承载空间。建议在港城工业园内保障一定数量规模的规划用地,明确具体地块位置,与现有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在物理空间上形成集聚,发挥产业组团效应,共享园区集中化的基础设施与产业服务功能。

  

(二)推动生物医药高效发展。一是以引入研发制造类企业为破局点。扶持和培育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外资企业落地、实现产品本土化,扶持和培育企业实现完全创新和原始创新。鼓励和扶持创新企业在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即时诊断等前沿领域尝试原始创新。二是充分依托学研机构力量。打造研发成果转化高地。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与绵阳、德阳等地的科创合作,积极打造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验室等医疗器械共享平台,吸引高校人才、科研人才并将其专利在园区内实现成果转化,推动专利成果产业化。

  

(三)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力。一是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高能级综合医院为主体、专科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全力推进江北区人民医院新建工程等医疗项目建设。二是培育壮大消费类型专科。大力发展医美、眼科、口腔科、骨科等消费属性突出、访问频次高的特色专科,引入、培育、打造一批专科医疗品牌和名医品牌。三是开拓发展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管理、健康保险等全程健康服务,重点培育国内知名的健康管理品牌与机构。加强第三方医疗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健康服务机构搭建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普及健康防疫知识。

  

(四)促进“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加强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站),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人康复、护理床位占比。二是推动健康旅游业融合发展。鼓励开发以提供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和特色产品。建立新的“医++游”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推进传统老年观光、休闲产品与高端老年养生健康度假产品相结合。三是构建多层次健康体育体系。鼓励品牌化健身机构和精品运动工作室新设或改造体育设施,构建公共运动设施和商业运动建设场馆相结合,多层次、多方式的体育服务供给与保障体系。四是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