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交通局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宣传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环保理论学习,在各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企业一线,主动上门宣传,对辖区码头、运输企业开展宣传教育。联合环保部门、交通执法部门,组织辖区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现场培训,深入学习环保知识,强化环保技能,提高思想认识。
二、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明确环保工作职责。印发《江北区交通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细化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境工作目标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各科室、各中心,助推环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抓好蓝天治理专项行动。印发《江北区交通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大气污染预警响应流程和工作职责,提高预警响应能力,提升全局污染防治水平。
三、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治理
(一)开展维修行业专项整治。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内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全面整顿汽车修理厂危废物管理、露天钣喷作业等问题,集中解决了机动车维修领域的民生述求。
(二)强化公路扬尘治理。对辖区国省道进行全面排查,将海尔路鲁家山段、海尔路女职中段作为扬尘污染重点区域,安排洒水车在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洒水降尘;科学调整洒水作业模式,根据空气优良指数,调整洒水频率,有效控制公路扬尘,持续改善路域空气环境质量。
(三)狠抓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对辖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在建工地落实工地扬尘“十项措施”。严禁车辆带泥上路,督促企业对易产生扬尘的工序采用雾炮机降尘,场内运输通道自备洒水车洒水降尘,成型边坡及路面采用绿皮布和薄膜覆盖,通过多项措施,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四)开展公路联合执法。持续强化鲁家山超限超载专项整治力度,联合交通执法部门和区交巡警支队,强化鲁家山和港城一路治超点管理,深化流动执法,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源头管理,强化执法检查。坚决杜绝冒装撒漏,强化对公路运输抛洒的监管,有效遏制公路扬尘。
(五)完成码头船舶岸受电设施改造。完成17家水路运输企业67艘运输船舶的受电设施改造任务。至此,我区航运企业集装箱船、滚装船、1200总吨及以上干散货船和多用途船均已完成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工作,改造率为100%;实施完成2023年市局交办的长石尾码头1号泊位和郭家沱码头1号泊位岸电标准化建设任务。
(六)强化港口船舶污染物处置。建立完善船舶污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转运—处置”一体化链条和长效机制,定期研究和通报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督促辖区码头及水运企业落实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全面建设完成辖区12座港口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设施,实现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持续推动“船E行”和重庆市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融合运用,推动落实辖区船舶污水、垃圾现场免费接收或实行公益化运行,强化船舶污染物采用“船上储存、交岸接收”的处置方式。
(七)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2023年,新增公交线路4条,调整10条线路走向往次支道路下沉延伸,新增停靠站点调整线路停靠25条,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和绿色出行服务。创新发展“小巷公交”模式,推动轨道公交接驳,让市民享受更优质、更便捷的绿色出行服务,不断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八)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按照重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要求,淘汰清理柴油车72辆,100%完成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要求的柴油车治理任务量。
重庆市江北区交通局
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