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虹宇
“以前去轨道站点得走一大圈,现在1612路公交优化延伸后,出门走几步就能上车。”说起现在的1612路公交,家住铁山坪片区的李女士连连点赞。这一变化,正是区交通运输委积极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开门教育”取得的实效。
调研开路
倾听群众心声
铁山坪片区公交线路不够顺畅、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存在困难、“两司”群体权益保障不足……翻开区交通运输委的调研台账,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交通运输委坚持调研先行,深入基层一线,认真听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感慨道:“相关负责人主动上门座谈,倾听我们在产业转型、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需求,还派人员专程赴深圳总部牵头处理公司的缠访纠纷直到妥善化解为止,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
区交通运输委通过建立“群众出题、监督点题、舆情议题”的意见建议征集机制,认真梳理今年以来“民呼我为”、政府留言板等线上线下投诉反馈问题1050个,建立意见建议“全量库”并动态更新。
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包点联系、中层干部常态联系、党员干部回社区报到”三级下沉体系,推动全委上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主动发现、常态收集意见建议。学习教育开展以来,41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率、服务率达100%。
闭环落实
解决出行难题
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区交通运输委以“分类处置、精准交办”的作风积极回应。对立行立改类问题建立快速响应通道,政策咨询类即时解答、服务投诉类24小时内响应、重大紧急诉求分管领导直接办理,确保“接诉即办”、办就办好;对限期整改类问题,建立《意见建议办理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配合单位、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做到“打表推进”、真抓实改。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或反映强烈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纳入领导班子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和集中整治台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立行立改解决企业群众各方面诉求570余件,纳入领导班子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5件,纳入集中整治台账5件。
针对铁山坪片区1612路公交线路优化问题,区交通运输委组织多部门开展多次调研论证、座谈和马路办公,协调各方解决红绿灯设置、道路验收移交等问题。今年5月27日,1612路公交顺利延伸至女子职业中学,途经铁山坪轨道站点,进一步满足片区群众的出行需求。
标本兼治
优化服务机制
区交通运输委以“钉钉子”精神,优服务、强机制。定期对高频诉求、共性问题进行深度复盘和“解剖麻雀”。
围绕行政审批监管等问题,针对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谋划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多跨事件场景,加速推动审批功能上线渝快政工作台。
同时,及时将好的经验固化下来,坚决杜绝“调而不研、研而不用”。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以“清廉交通”品牌建设为抓手,研究起草《全区清廉交通建设“1+3”方案》,强化六大重点领域清廉建设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及联合处理机制,推动货车司机投诉直通快办,完善安全监管、工程项目建设等制度机制7项,切实推动行业治理由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干字当头
促进发展惠民
区交通运输委始终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促发展、惠民生。大力实施“拼项目提质效攻坚年”行动,市级重点城市道路项目北滨路东延伸段一期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G210满都拉至防城港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顺利完工;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上半年申报报废拆解老旧营运船舶4艘、老旧营运货车114台,开工建造清洁能源船舶11艘,预计全年为企业争取报废更新补贴3000万元以上。
在民生服务方面,迭代升级市场服务,不断完善31家规上企业精准服务台账,建立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双重联络机制,推动上半年交通运输业拉动全区GDP增长0.3个百分点;改善出行服务,上半年优化调整8条公交线路,加强全区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加强权益保障,会同多家单位打造网约车司机之家,建设货车司机暖“新”驿站2处,助力10名网约车、货车司机获评江北区最美两新劳动者。
此外,深化“邮运通”改革,持续完善区、镇、村三级邮运通网络,上半年邮政业务总量达13.8亿标准量、同比提升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