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函〔2022〕150号)文件要求,我区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并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对区内各学校的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了复核,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江北区现有中小学校57所,其中:小学33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完全中学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中学2所。在师资配备方面,共有专职体育教师472名,兼职教师38名。
2022年,我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实施,全区中小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达100%,开展了阳光体育、中招体考、体育竞赛、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学科)、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考核等工作,进一步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做一点运动’体育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加强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努力推动全区学校体育发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2022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以课程教学促锻炼
组织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学习研讨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常抓“五要素”课堂教学建设,推进“大单元教学”改革;配合实施了体育与健康学科义务教育质量监测(12所小学的360名四年级学生,8所中学的236名八年级学生)。
(二)坚持以特色活动促引领
各中小学紧紧围绕“五个一点”之“做一点运动”的要求,因地制宜,面向全体,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多样体育特色项目和兴趣社团,帮助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如:华新小学的排球、雨花小学的游泳、行知学校的啦啦操、字水中学的田径、米亭子小学的篮球等等。
(三)坚持以竞赛考试促提升
年初组织了大课间评比活动,促进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与区体育局联合开展2022年校园足球联赛,全区27所中小学(校区)、69支球队共计9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组织了2022年青少年篮球比赛。组建江北区田径代表队参加2022年重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字水中学田径代表队2022年斩获市级中学生田径锦标赛3金3银2铜。2022年,十八中女足荣获市锦标赛女子乙组(U15)冠军;鲁能巴蜀中学女篮夺得中国初中篮球联赛西区冠军;蜀都小学荣获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一等奖2个。规范组织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体育考试(中招体考)。
(四)坚持以师资建设促发展
借力学科中心组建设,加强全区体育老师业务能力培养和团队建设。组织新入职教师培训,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足球项目等专项培训。组织中小学优质课大赛,分片区赛开展,共计参赛选手60余人,观课教师200余人次(目前,举办了小学组和高中组)。2022年,十八中学三位教师代表江北区,参加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获市级一等奖。全区45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论文评比活动,共获一等奖14篇,二等奖13篇,三等奖16篇。疫情期间,各校体育老师积极参与到流调、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50余名体育教师参与到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区教委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同心构筑战疫防线,江北体育教师在行动”专题报道,该报道还被重庆电视台上游新闻转载。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区中小学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疫情影响,很多计划中的学生体育赛事没能开展;二是全区学生享受体育乐趣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部分学校场馆设施和运动器材有待强化和更新。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坚持安全为要,有序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建立起“以体育课为主,体育社团为辅”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二是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计划。启动区域性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工作,拟举办首届全区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比赛。三是夯实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能力。四是丰富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深化体教融合,整体推进区级体育赛事、共建区级体育重点项目,构建具有江北特色的体育青训机制。五是丰富体育课后服务内容。各校要围绕“五个一点”之“做一点运动”,将体育类活动课程作为课后服务基本的、必备的形式之一,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关能力水平要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运动社团,既要满足部分学生“零起点入门”需求,又要满足部分学生提高拓展需求。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