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江北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有品质、有特色”的教育强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谱写江北篇章展现教育担当、贡献教育力量。
一、“三个深入”凝聚教育系统发展正能量
教育发展,凝心聚力,主心骨惟有“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区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宣讲队,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学习征集活动、知识竞赛等,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深入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对标对表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及时做好专题培训,高标准实施好“双带头人”工程、“双培养”工程、“双强化”工程、“双创建”工程,结合全区及学校实际,制定全区指导性文件,指导试点学校制定相应议事决策制度。
三是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区教育党建指导组作用,分阶段“三步走”督导落实“1+N”党建品牌工程创建工作。积极培育“新美”“砺新”等学校党建工作品牌。深入推广“五比五争当”“亮比评工作法”等,以党建品牌的创建,推动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做优做强学校党组织建设。
二、“三个抓手”开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主旋律惟有“素质教育”。我们主动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需的人才培养体系,铺就学生五育并举的人生底色。
一是以“思政课”为抓手,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印发《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的实施方案》,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和江北思政课育人模式。因校制宜打造“一米菜园”“雅正农场”等校内实践场所,探索实施“田园课堂”,努力打造江北思政育人新模式。
二是以“学习力提升”为抓手,培育创造未来的终身学习者。聚焦未来人才核心素养“学习力”,在全市率先研究、率先开发、率先实验,出版涵盖3个学段、48个主题、19万字的《小学生学习力提升》读本。面向全国举办“江北区小学生学习力提升项目推进研讨会”,确定首批实验校12所,推动第二批18所实验学校建设。
三是以“五个一点”为抓手,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双减”落地生根,探索实施“读一点名著、做一点运动、学一点艺术、会一点家务、搞一点实践”,即“五个一点”特色课后服务体系,围绕基础+特色+拓展等结构,开发阅读、文体、劳动等多元化“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撬动五育融合发展。
三、“三项改革”书写人民满意教育新答卷
教育改革,上下求索,主干道惟有“以人民为中心”。江北区教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着力解决好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把“多校区”做优,把“集团化”做强,把“学区制”做实,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促进新优质学校快速成长。不断完善江北区中小学校点布局方案,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进度和校园文化建设进度。
二是教育评价改革。印发《重庆市江北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具体举措》,构建全区中小学校办学质量“基础+发展+特色”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托信息评价平台强化过程评价。全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立项2个,确定6所学校为区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积极破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弊端。
三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积极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建成投用区域教师研修基础数据平台,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获评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2所,入选市级智慧校园建设16所。建设启用招生报名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足不出户“掌上报名”,报名审核“智能化”,报名指引“人性化”,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新时代,江北区教育系统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实的举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做好“双减”工作,加快“双创一建”进度,建设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高品质学校集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