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陈佳)6月28日,以“多维赋能 智趣成长”为主题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项目“小学生学习力提升”校本实践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校际教育交流研修会议在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江北区教委、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指导,鲤鱼池小学教育集团主办,汇聚了成渝两地教育工作者,通过专家引领、课例展示、沉浸式工作坊等创新形式,共同探索学习力提升的校本实践路径及以项目化聚合教共体的实践模式,为教育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400多名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
鲤鱼池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领导合影。陈佳 摄
聚焦学习力:从“破局”到“共生”
开幕式上,鲤鱼池小学党总支书记莫丽红在致辞中表示,“小学生学习力提升校本化实践”是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其目标在于以提升小学生学习力为核心,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助力国家课程高质量落地。此项目得到江北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大力支持与专业指导。作为项目申报校的鲤鱼池小学,以项目为聚合点,引领集团内的鲤鱼池泽善小学、鲤鱼池钢锋小学、鲤鱼池小学行知实验学校、果园港鲤鱼池小学4所学校,聚焦鲤小学子“一心五力”(好奇心、领导力、创新力、思辨力、自制力、审美力)学习力特色素养,围绕48个学习主题,构建起以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化实施为主体的“11341”学习力提升体系。同时通过校本研修、跨校协同、师资联动,资源共享,活动共育等联动方式,卷动鲤鱼池小学教育共体的共生突围。莫丽红强调,教育者需以“破局者”姿态,推动学习力从理念沉淀转化为行动回响。
鲤鱼池小学党总支书记莫丽红致辞。陈佳 摄
鲤鱼池小学校长田桂诱主持。陈佳 摄
随后,集团各校校长以诗朗诵《让学习力生长看得见》的独特形式,生动展现了各校在学习力培养方面的特色做法与显著成效。这种创新的展现方式,既彰显了教育人的诗意情怀,又让抽象的教育理念变得可感可知。
诗朗诵《让学习力生长看得见》。陈佳 摄
作为鲤鱼池小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友好学校,成都市草堂小学聚焦育人方式变革深耕实践。草堂小学科研主任罗敏作为成渝共建校代表,以《博物天地诗意成长——博物馆型学校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路径》为主题分享了学习力培养的跨区域协同经验。她指出,成渝教育合作正以学习力为纽带,实现资源互通与理念共融,为双城经济圈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成都市草堂小学科研主任罗敏。陈佳 摄
专家引领:锚定方向,赋能未来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从学术视角高度肯定了项目的实践价值。她提出,学习力培养是“小切口、大作为”的教育支点,鲤小教育集团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深耕国家课程与学习力融合,展现了“教共体”的诚意与智慧。“未来的赢家,是用AI思维重构学习力的人。”李大圣引用麦肯锡报告强调,学习力培养需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协同,形成终身学习的“同盟军”,并期待该项目成为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有力竞争者。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讲话。陈佳 摄
江北区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邱凛以背景音乐《世界有这么多人》为引,深情感慨教育工作者“跳出分数局限,聚焦全面发展”的担当。他用“感受、惊喜、思考”总结本次活动:一是惊喜于学习力内涵的不断拓展,如集团各校通过沉浸式研修、跨校区联动,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二是赞赏校长们下沉一线,展示了“三国风云”“剪创工坊”等特色项目的实践成果。针对后续工作,邱凛建议:深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转化,精准对接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建立学习力培养的长效追踪机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江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邱凛讲话。陈佳 摄
沉浸体验:从课堂到工作坊的“智趣”实践
活动中,鲤鱼池小学教师胡博康执教课例《奇妙的大脑》,通过“思维火花队”“脑洞探索队”等小组互动,生动呈现了学习力在课堂中的落地。随后的“沉浸式工作坊”体验环节,鲤小教育集团各成员校通过特色项目与学习力读本的深度链接,展现了“一心五力”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各成员校师生化身“推介官”,带领参会者深度体验各主题项目。
鲤鱼池小学“三国风云”项目,将高段读本《逻辑的力量》与《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有机融合,通过历史情境模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合作意识;鲤鱼池泽善小学“璀璨一分钟解密十年功”项目,结合中段读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领悟坚持与专注的价值;钢锋校区“剪创工坊”以《信息素养很重要》为蓝本,引导学生在数字化创作中提升信息整合与创新应用能力;果园港鲤鱼池小学“饺子的一生”项目,依托《体验项目式学习》读本,领悟知识迁移的价值;行知学校“奇妙电站”巧妙链接《超级变变变》,通过科学实验与创意设计,唤醒学生的探索欲望与问题意识。
“沉浸式工作坊”体验环节。陈佳 摄
这些特色项目不仅体现了学习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更通过情境化、项目化的设计,让“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在真实场景中自然生长。各校以鲜明的实践特色,共同勾勒出学习力提升的“集团化育人图谱”。
教育强市的“江北答卷”
下午的主题沙龙环节以“多维赋能 智趣成长”为主题,邀请区教委基础教育科、学习力提升读本分册主编、集团各成员校教师、家长及学生代表围绕学习力提升的校本实践展开深度对话。随后,各小组围绕课例观摩、沉浸式体验等多元视角开展分组教研,深入研讨“以学为中心背景下学习力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并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开展成果汇报与互动交流。
《小学生学习力提升》总主编罗茜指导点评。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小学生学习力提升》总主编、区教师进修学院项目负责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罗茜对活动进行专业点评与指导。罗茜首先高度肯定了鲤小教育集团在学习力提升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认为其探索为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这种创新的研修模式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教师培训方式的革新,让教育者回归学习者身份;二是研修样态的转型,使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三是教育角色的重构,打破了传统的师生界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鲤鱼池小学教育集团以“学习力提升”为抓手,正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正如邱凛副主任所言:“这群教育人以超前视野和赤诚之心,为强国之路播下种子。”从校本实践到跨区域协同,从学科深耕到终身发展,学习力的“江北探索”将为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提供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