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筑稳基本盘。围绕“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紧扣“双倍增”计划,稳步扩大未来产业主体规模。今年以来,我区新增科技型企业384家,其中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和绿色低碳四类企业占比超1/3;高新技术企业第一二批共申报141家,其中四类重点产业企业占比近半,创新主体矩阵不断扩充。二是积蓄强动能。校地协同、跨域联动建设创新平台,激活创新动能。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落地D3博导科技城,转化科技项目30个,签约博导近百人;支持软江图灵与西南科大、神通京华等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推动登康口腔—华西口腔等共建研发平台。三是夯实硬支撑。加大资金投入与项目支持,强化创新保障力度。2025年上半年投入区级财政资金2021.4万元,聚焦高企培育、创新载体建设;支持长安车联、康巨全弘等企业成功申报AI赋能类、生物医药类等联合攻关项目15项。我区企事业单位承担市级科技项目29项,共争取市级财政资金62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