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区农业农村委>政务公开>涉贫涉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自查报告
日期:2019-09-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按照《关于开展全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我区进行全面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已先后制定出台《江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江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重点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江北区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江北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系列性指导性文件。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全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会1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会9次,专题工作(评审)31赴区县及区内学习调研9次,外出考察学习培训5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规划先行落实工作保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勾画乡村振兴工作蓝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步步为营、有章可循

(二)聚焦重点、加强追踪确保全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结合《江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重点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江北区关于聚焦乡村发展难题精准落实五个振兴重点任务分解方案》以五宝镇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阶段性目标,细化了七大行动212项和五个振兴”139项工作任务,任务推动率达到92%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促乡村振兴;二是抓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三是抓人才和队伍建设促乡村振兴;四是抓民风民俗建设促乡村振兴;五是抓人居环境改善促乡村振兴;六是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七是抓农村改革促乡村振兴。

(三)改善民生、加大投入,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江北区各级高度重视,聚焦民生,一切为老百姓谋福祉出发,2019年人居环境整治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整合力度,总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5000主要用于示范区农房改造和公共基础设施,1亿元主要用于一般片区农房风貌及周边环境打造。2019年江北区在人居环境中充分整合了其他渠道资金2000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约1500万元,水利移民资金475万元用于鱼嘴镇井池村和五宝镇农田道路建设等。农村人居环境农房风貌改造示范片区178栋任务,启动148栋,完成90栋,启动率为83.15%,完成率为60.81%,其中五宝镇启动74栋,完成40栋;鱼嘴镇启动51栋,完成35栋;复盛镇启动23栋,完成15栋。一般片区农房风貌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五宝镇第一批审核通过186户,启动开工12户,主体完工2户;复盛镇启动开工7户;郭家沱街道启动开工15户;铁山坪街道外立面整治完工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镇村规划滞后化问题。江北区现仅有唯一一个农业镇五宝镇,现阶段其镇规划受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限制,还未得到市级相关部门审批;全区涉农村中8个涉农村的村规划已经上报至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待市级批准。镇村规划还未落实,制约了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进展

产业培育薄弱化问题。五宝镇土地比较贫瘠,产业单一薄弱,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经济作物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入驻农业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第三产业以餐饮、住宿业为主,但规模小、条件差、配套差,吸引力不强由于我区产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偏低,劳动力成本高,作为加工企业所需原材料较其他地区没有竞争力。

农村发展空心化问题。一是人才缺乏,本地人才不愿回乡,外来人才不愿留乡。二是老龄化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区域内实际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60岁,未富先老问题明显。三是农村住房大量闲置,多为妇女、儿童、老年人居住;四是村集体无产业、无经营收入项目现象较多,集体经济没有形成有效收益。对村支两委激励机制还未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发展动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干部创新发展意识弱,经营管理能力差,措施办法点子少,畏难情绪较大。

基础设施低配化问题。受两江十年控规、四山禁界的影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配低。一是部分农村地区供水总量小、管网标准不高。二是供电荷载有待加强,电力线路老化、输变电压低、管网铺设不合理三是天然气入户率低,部分农村地区未实现集中通气四是交通条件有待提升,部分村级道路密度低、老化破损较为严重。

公共服务低质化问题。是医疗卫生条件有待完善涉农街镇医疗机构不足,服务能力有限。二是文化产品种类少、档次有待提高。三是困难救助和帮扶力度还需加强

社会治理复杂化问题。企业拖欠农户土地租金、经营不善闲置土地等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发展的加快,群众盼发展、盼开发的愿望愈加强烈,用地难、难用地问题日益显现

大问题”的存在,凸显实施乡村振兴的“三大矛盾”:一是土地需求旺盛与农村土地低效利用的矛盾。二是政府引导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热情不高的矛盾。三是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的矛盾。

三、下一步打算

(一)聚焦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规划)立足区情,准确把握中央、市委文件精神,按照《江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江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和《江北区乡村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乡村振兴目标定位路径。围绕“产业发展活力旺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文明乡风有效提升、农村社会和谐安定、农民生活更加殷实”五个方面七大行动”,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助推全区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五个振兴实施意见。按照江北区“五个振兴”相关实施意见和任务分解方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委、区人力社保局、区环保局等部门切实担负起牵头职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凝聚广泛共识、形成强大合力,扎实推动“五个振兴”在江北的全面落实

(三)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鱼复五三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同时按照分类分片启动的原则,加快推进其余涉农街镇相关项目建设。按照《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循序渐进、农民主体完善机制的原则从抓城市建设的眼光出发,加快推动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大美乡村建设。

(四)聚焦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以试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加快农村三变改革进程。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工作,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五)聚焦社会投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财政投入和整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步入正轨。依托五宝镇已初具雏形的农旅亮点,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增收”,吸引一批有实力、肯干事的企业,全力打造区域特色高效产业带和产业板块,促进采摘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发展。

(六)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按照江北区《关于开展农村住房风貌改造工作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扎实推进农村住房风貌改造工作,以示范试点带动全区全域整体提高,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努力实现城市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

                   2019927


    

附件:

重庆市江北区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问题整改清单

项目名称

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改措施

整改时限

乡村振兴

镇村规划滞后化问题

加大督促力度,进一步完善其余未完成的村规划;及时向市级相关部门进行对接沟通,尽早落实镇规划。

持续整改

产业培育薄弱化问题

引导农民盘活闲置房屋资产,以住房使用权入股,采取多种形式的合股联营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特色农业

持续整改

农村发展空心化问题

协调组织部、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力度,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持续整改

基础设施低配化问题

协调区交通局、区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加快“四好”公路、水电气管网等建设。

持续整改

公共服务低质化问题

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协调区医保局、区文化旅游委、区体育局等区级部门,加大医疗、文化保障力度。

持续整改

社会治理复杂化问题

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老百姓收入

持续整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