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对口帮扶良好格局。结合酉阳实际,双方区县精心编制实施《江北•酉阳对口帮扶三年互惠协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三年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立了以区“四大家”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推动,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酉阳大力支持,建立了部门结对、镇街结对、村企结对“三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江北在行动”,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开展扶贫帮扶。双方相关部门开展对接50余次,12个街道结对帮扶酉阳12个乡镇,区内133家企业结对帮扶130个贫困村,镇街、企业对接500余次,形成了多层次对接、常态化沟通的对口帮扶格局。2020年4月,酉阳县成功脱贫摘帽,1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二、聚焦精准施策,有力推动各类帮扶项目落地见效。三年来,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09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47亿元,部门(街道)资金0.15亿元,企业资金0.12亿元,横向生态补偿资金0.35亿元。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精心编制实施各类项目135个。建成一批基地产业路、生产便道和水池,新建和改建一批农村公路和桥梁,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建设油茶、茶叶、榨菜、稻虾蟹等特色产业基地17000余亩,有力助推酉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成2个远程诊疗中心和39个分诊点,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135个项目全部完工后,惠及酉阳10万多农村群众,有效解决5万多贫困群众饮水、看病、出行等具体问题。
三、深化合作领域,持续拓宽帮扶的深度和广度。我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技术等优势,从多个领域给予酉阳大力支持。在生态扶贫方面,与酉阳签订重庆首单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真金白银”助推生态扶贫。在消费扶贫方面,联合举办“酉阳年货节”,大力推介酉阳的农特产品,在中国东西部消费协作中心开设酉阳专馆,酉阳120余种农特产品在江北展示展销,成交额达1500万元;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酉阳与重庆农投良品有限公司签订3000万元“互联网+农产品”三方销售订单。在文旅合作方面,开展“99元走进酉阳桃花源”等优惠特色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到酉阳旅游5万人次。在招商引资方面,帮助酉阳县成功引进农产品加工、物流、商贸等各类企业8家。在人才交流方面,组织多领域专业人才对酉阳教师、医生等开展培训100余人次,酉阳选派干部、教师、医生等150人到我区学习锻炼;双方常年互派干部、教师、医生等人才进行交流学习。在就业扶贫方面,我区精心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培训12期、644人次,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强化就业供需对接,精心组织开展招聘会15场,动员区内50多家企业参与进来,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帮助200多名贫困人口就近务工、200多名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到江北就业。
四、线下线上共同发力,社会帮扶全面推动。一是建好一个专馆。按照“施工、谈判、招商同步推进”的原则,建成投用占地1.5万平方米的中国东西部消费协作中心,中心已成为西部11个省市、全市33个区县开展消费帮扶工作的活动场所、主要展示展销平台和重要宣传引导阵地。二是设好一批专区。组织区内重百、新世纪、永辉等大型商超,设置消费扶贫专区助力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直供直销店达10家,去年完成销售7561万元。三是布好一批专柜。分批推进消费扶贫智能柜投放试点工作,完成在观音桥商圈、社区等公共场所第一批70余台消费扶贫专柜布设。同时在“网”聚合力上持续加力,抓实重庆市消费扶贫馆推广应用。重庆市线上消费扶贫馆上线运营以来,江北区在用户注册、采购消费方面持续加力,全区注册重庆馆用户超过5万人,成为全区消费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