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区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监督检查 > 检查依据
  • [ 索引号 ]
  • 11500105MB1532199k/2023-00213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江北区生态环境局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20-11-06
  • [ 发布日期 ]
  • 2023-06-21
江北区环境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 (暂行)
日期:2023-06-2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执法音像记录应遵循同步摄录、集中管理、规范归档、严格保密的原则,确保视听资料的全面、客观、合法、有效。

第三条 在实施执法管理活动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音像记录

第四条 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应反映执法活动现场的地点、时间、场景、参与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等。录制内容应当重点摄录以下内容:

(一)能反映当事人名称、概貌的标志性建筑;

(二)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出具执法证件及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三)涉嫌违法现场状况;

(四)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过程;

(五)当事人在现场检查记录或相关执法文书上签署姓名和意见时;

(六)实施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容易引起争议时;

(七)以留置送达方式将执法文书留置在当事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所时;

(八)其他应当采取音像记录的情况。

第五条 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非因技术原因不得中止录制或断续录制,不得任意选择取舍或者事后补录。因设备故障、损坏,天气情况恶劣或者电量、存储空间不足,检查场所变化等客观原因而中止记录的,重新开始记录时应当对中断原因进行语音说明

第六条 行政执法音像记录资料,由承办机构统一存储和保管并明确专人负责。并按照案件名称、当事人姓名或单位名称、记录日期及存储日期等项目分类进行存储。任何人员不得对原始音像记录进行删节、修改。

第七条 音像记录制作完成后,行政执法人员不得私自保存,应当在48小时内移交至本单位管理人员,统一存储和保管。

第八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进行归档保存,行政执法音像资料的存储期限与文字材料保管时间一致。

第九条 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的,应当予以保密,任何人不得擅自传播,不得用于执法活动以外的目的。

第十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020年11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