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区招商投资局 > 动态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7-1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底气。2023年,一批政协提案聚焦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打破惯性思维,敢闯敢干,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保障,推动招商引资“开花结果”。

2023年,区发展改革委办理提案19件,其中重点提案1件,提案办理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将一系列重要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措施,实现了“答复满意,效果更满意”的双重目标。

营商环境“优”出多个全市第一

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政策制度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着力方向和价值所在。

区政协委员张达巍在《关于江北区创建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区的建议》中提出,要畅通信息输出渠道,积极协助中小企业争取各类政策支持。要全面掌握中央、市区等部门政策,将政府的产业政策、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在组织申报上不但加强申报程序培训,更要注重借助第三方平台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园区运营方的作用,让更多中小企业得到更多政策红利。

区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将建议提案办理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加强宣传解读,提高政策获取“便利度”。通过视频辅导会、区级媒体资源等及时宣传解读,方便市场主体了解、掌握、享受政策,编制惠企政策操作指南3期,发放超7万余册。线上线下强化政策宣传和解读,在线上以“空中讲堂”等方式向全区市场主体解读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和理解度;在线下开设稳企惠企政策服务专区、开通政策咨询热线,切实推动助企纾困政策像“快递”一样直达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在具体工作中,与委员进行面对面沟通,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3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4亿元、增长6.7%,总量稳居全市第三、增速连续3个季度中心城区第一;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商品销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口径税收、区级税收“5个总量全市(行政区)第一”。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考核主城都市区第一,成功创建重庆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信用+商务楼宇”模式获评全市信用应用十佳场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区积极发挥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优势、场景优势,持续迭代升级营商环境。

在区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区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发展更强民营经济的建议》。

建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领导,探索适应新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组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政策宣讲,使民营企业家把握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谋划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要尽快出台相应实施细则,从而使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加大民营企业人才智能化引进、培育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建设,大力实施“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建立民营经济江北英才库、领军人才库等。

区发展改革委通过提案办理,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谋良策,有效地推进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我区出台《江北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10条措施》,包含打造“小江都能办”品牌、开办企业再提速、建筑许可实行跨前服务、不动产登记实现快速协同、提高水电气报装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纳税便利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公平透明、惠企服务全覆盖、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等10个方面。在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方面,2023年,我区以“三优四降五支持”为抓手并出台《江北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同时配套出台了66条实施细则,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针对人才服务方面,我区已初步构建江北英才“渝快办”服务平台。建立三级人才服务体系,形成高效便捷的“一张服务卡、一支服务队、一张服务网、一套服务事项、一系列服务活动”服务机制,为各类人才积极服务。未来还将建立“江北英才”人才智库,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金融、工业、民营经济等行业领域组建,引导人才参与江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重大事项提供意见建议。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以才引才,发挥人才互推荐“链接效应”,强化创新创业队伍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