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大石坝街道办事处 > 动态
大石坝街道:创新治理破解城市更新密码
日期:2025-05-2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处于高度变动之中的现代城市,“大城之治”需要不断进阶。

大石坝街道下辖社区13个,其中超万人社区8个,坐落多家国企及兵工厂旧址,厂区及生活区面积占辖区面积超70%,人口密集、老旧小区多、跨区事件多、重点场所集中等现实情况突出,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近年来,街道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力求让这片老旧街区重焕生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一路三清”破局

创新机制绘就城市新貌

“现在每天路过红盛路,都感觉眼前一亮,变化太大了!”东原D7小区居民包佳佳看着干净有序的红盛路,由衷地感叹。变化得益于大石坝街道创新推出的“一路三清”工作机制。

“一路三清”,即以道路作为城市治理最小单元,按照“一马三驹”工作法(即以马路划分路段为运行单元,由综合行政执法队员担任马路长、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为路段管理员),开展老旧片区综合整治。

“通过‘一马三驹’工作法,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处理路段内的各项事务,改变了以往各行其政、缺乏统一协调的局面,让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大石坝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巡查队员通过工作群直接联系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拍照录像现场情况,迅速调配资源进行处理。

截至目前,街道已处置路面毁损、人行道路砖损坏、枯枝死树掉落、绿化设施杂乱等事件120余次;开展下水道应急堵塞排污抢险5次;报修报检水管网堵塞、水管爆裂、燃气泄漏等90余次;维护路灯50余处,新增路灯30余盏;修复坑洼道路110余平方米,修补道沿石100余米,安装及修复下水道井盖20余个。同时,为加强辖区市政、绿化、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责任划分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生活质量。

街道还联合区应急局、区消防支队等驻区单位及小区物业等开展“大安全”检查,对重点场所进行安全“大排查大整改”,累计疏通消防通道30余次,查处“小作坊”4家,取缔“黑作坊”1家,取缔露天烧烤摊40余处,督促12家餐饮企业进行油烟排放改造、8处工地完成沙堆扬尘抑制处理。

为实行城市管理人性化治理,街道建立“疏堵结合”运行机制。在人流量大、餐饮占道经营严重区域,从经营业态、经营时段、消费人群等方面进行模拟量化,通过定时间、定标准、定区域,谋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范运行的平衡点。同时,对长期存在占道经营等行为的门店进行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已规范经营商户300余家次,取缔顽固占道摊点240余处,拆除违章广告牌、店招、灯箱广告180余处,清洗“牛皮癣”小广告300余条。

多元共治赋能

创新模式激活社区活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和支持。为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激发社区治理活力,大石坝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

石油社区创新“友邻乐享”服务模式。搭建“石事听音·帮邻办事”居民议事平台,动员居民代表参与社区治理,通过院坝会、网格夜话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依托社区小马工作站,建立“丰年谈心”矛盾调解室,目前已协商化解小区商业业态调整、电梯加装进度缓慢、“微改造”噪声扰民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

忠恕沱社区的“社区集盒zhongzhong杯循环商店”,则以创新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商店提供经济实惠的坝坝茶、特色小吃以及各类与大石坝相关的文创产品,吸引居民和游客光顾。商店将收益的5%注入社区公司,用于社区基层治理以及公益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商店还与社区联动,每月为辖区居民带来绿色节能、旧物再创等不同主题的活动,不断激发社区活力、促进邻里交流。

“‘今日墙墙说’里有什么?”在黑院墙社区,“今日墙墙说”逐渐成为居民讨论的热点。它是社区深度融合线上与实体网格,推行的线上宣传阵地,主要向居民发布政策法规、预警提示、科普知识、文化活动、反诈防灾等内容。自建立以来,已推广信息162期。社区居民直接通过“今日墙墙说”接受线上线下服务14000余人次。

创新治理模式,不仅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数智引擎驱动

创新智治赋能高效治理

社区概况、下级网格、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当日任务、事件情况……在大石坝街道石油社区,通过“城市大脑”,这些信息可“一屏统揽”,实现底数清、情况明。

街道以数据更精准、治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为导向,形成“城市大脑+现代社区”赋能社区治理思路,建立“一图一库一清单”,实现“人房地事物”等网格运行态势实现可视、可管和可控。目前,石油社区绘制了社区全域治理“一张图”,网格力量、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建筑信息、视频监控等全量治理数据7180条落点社区实景地图,实现辖区情况“一屏掌控”。

依托“城市大脑”,还能通过智能摄像头、烟雾报警器、化粪池传感器等感知设备识别、“民呼我为”下派、网格巡查上报等对社区定期体检,形成4级分色问题清单,实现各类风险隐患全面感知、自动监测、精准研判、及时预警。紧急情况还可一键启动综合场景调度指挥,工作任务、实时指令精准直达网格,实现社区、物业、民警等快处联处。

2024年,群众多次向石油社区反映盘溪河沿线步道清扫不到位。因该事项跨区域跨业务跨层级,区城运中心调度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和渝北区龙山街道等联动开展诉源治理。街道以此事为契机,携手渝北区龙山街道构建跨区事件协同处置综合场景,建立“1+3”工作模式(即设置1个“跨区联动岗”,建立沟通协调、信息共享、联动处置3项机制),设置跨区协同岗,双方互派专人常驻对方平台,形成“双向”联络、“人岗”相通的运行模式。目前,双方已携手化解多件涉校涉生纠纷、游摊占道经营整治、“九小场所”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社区还整合社会治理、流动协管、民族宗教等6类原有网格,网格员全部配备移动终端,线下每天走访排查、线上随时接任务报事件。截至目前,已完成三级中心下派任务114件,化解渝开小学周边道路拥堵等急难愁盼155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