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磐溪版画院内墨香与思韵交融,一场承载历史温度与时代使命的文化研讨活动在此启幕。“黑院墙”国立艺专课题组专家学者、大石坝街道相关负责人及黑院墙社区工作者齐聚,围绕“活化利用黑院墙国立艺专资源打造文化新业态”主题,共同探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统战智慧、弘扬统战精神,推动艺术文脉与统战传统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同频共振。
溯往昔艺专风华:回望烽火岁月里的艺术征程
活动伊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长、江北区文联原副主席、江北区作协原主席姜孝德以渊博的学识,将磐溪“黑院墙”这一称谓的由来娓娓道来,并带领众人穿越时空至“黑院墙”时期的国立艺专,重温那段在战火淬炼中铸就的艺术传奇。同时,他深情讲述了这所被誉为“中国美术摇篮”艺术学府的西迁历程与战时的教学环境,在动荡的抗战岁月里,国立艺专成为艺术教育与统战实践的前沿阵地,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磐溪黑院墙期间,国立艺专汇聚了众多美术界泰斗,林风眠以独特的中西融合画风启迪学子,傅抱石用磅礴山水抒发家国情怀,丰子恺以温情漫画传递人间大爱,李可染在写生中探索山水精神……这些艺术巨匠们以画笔为媒,以艺术为介,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创作与教学,以作品传递民族精神,唤起民众觉醒。活动中,姜孝德还展示了“黑院墙”期间的珍贵老照片,斑驳的教室、露天的画架、师生专注创作的身影,每一帧画面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以艺报国的赤诚与坚守。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磐溪黑院墙则定然支离破碎。”姜孝德在讲座中援引中国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先生对国立艺专的评价,他强调:“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艺术家在此求同存异、并肩耕耘,用艺术搭建团结各界的桥梁,让‘黑院墙’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堡垒。”这番话语,深刻诠释了国立艺专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双重使命与深远价值。
探古迹文脉传奇:触摸历史遗址中的文化密码
随后,课题组成员循着历史足音走访“黑院墙”现址,沉浸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文化长廊镌刻的老照片与文献记载,将国立艺专的历史脉络缓缓铺陈。成员们一边讨论这里曾经发生的艺术创作和学术交流,一边感悟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遗址,是守护“集体记忆”的时代使命。
IP焕彩启新程:谋划创新路径激活文化生命力
走访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围坐一堂展开一场激荡思想的文化创新研讨。从打造沉浸式体验馆到构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艺术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复原历史场景,到开发大师IP文创产品矩阵,让技术走进现代生活;从创办文化市集到举办“黑院墙艺术节”特色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激活文化生命力……大家各抒己见,为国立艺专文化IP活化出谋划策。这些创新路径的探索,不仅致力于激活国立艺专的文化生命力,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文化为载体,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延续统战文化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