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镇上的活动类型越来越多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行走在复盛镇,市民广场上跳起了“坝坝舞”,社区和公益组织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设施越来越多,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这一切,令居民们感叹不已。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复盛镇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居民们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的“福利”,用实践描绘出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育民的生动画卷。
文化惠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缓慢吸气时手掌向回拉送,还原四脚跪姿,调整双手、双脚的位置……”11月16日,在复盛镇综合文化站,爱好瑜伽的居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配合着呼吸练习各种瑜伽体式,耳边回响着轻柔舒缓的音乐。
“有了免费培训,一有时间我们都来这儿练瑜伽,大家聚在一起心情特别好!”说起生活的变化,瑜伽爱好者淦相兰止不住的高兴:“以前我都是花钱出去学瑜伽,现在家门口就有免费课程,给我们群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近年来,复盛镇一直致力探索各类适合群众的免费培训项目,既有老年群体喜欢的坝坝舞培训,也有年轻人喜爱的街舞、民族舞、瑜伽等课程,还有小朋友喜欢的绘画,舞蹈,孔子学堂等,并邀请专业老师授课,把文化资源送到老百姓身边,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复盛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壮大文化人才队伍,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文化陶冶性情,助力乡村振兴。”复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复盛镇共开展培训56余场惠民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达2000余人次。
文化利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11月17日,在复盛镇市民广场,居民们聚在树荫下休息、聊天,居民甘国敏就是其中一个,期间她拿出手机连接了免费公共WiFi看起了视频。
甘国敏的家离市民广场不远,平日里她喜欢和朋友一起到广场休闲。“,广场可以聊天、散步、锻炼身体,还有免费的WiFi,日子真是舒坦。”
午后,复盛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室内轻歌曼舞、暖意融融。舞蹈队的队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节目蒋长芳说:“夏天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冬天在活动室唱歌、跳舞,有这么好的文化活动场所,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自从综合文化站建成对外开放后,这里就成为了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文化站负责人张瑜说:“一系列免费培训的开展使得辖区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充分发挥我们乡镇文化站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 ”
2019年2月建成投用的图书馆,配了一万五册各类书籍,也是群众闲暇时的好去处。在复盛镇,和甘国敏一样,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近年来,复盛镇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市民广场、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成为群众文化学习、健身娱乐的综合休闲场所。
文化育民: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新风尚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感情,也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在我区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服务十进基层”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仪式现场,专程到市民广场参加活动的居民曾令俐说。
复盛实验学校同学们带来的舞蹈《红领巾,我为您骄傲》满载着少年儿童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复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朗诵《我们与幸福有约》激情高昂、扣人心弦,复盛“老马宣讲队”用《一根灯芯的自述》讲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动人往事......
一个个搭在家门口的大舞台,让群众尽情享受文化带来的视听盛宴。
复盛镇坚持统筹推进正面引导,塑造各类先进典型,建强基层学习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志愿服务队的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院坝会、走访入户、文化活动等形式,普及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知识,在丰富精神文化的同时,提升自治能力。
据统计,复盛镇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16支,成员128人,今年以来,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文艺素养。
歌声、舞曲声代替了以前麻将声,人民群众文明程度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度提升。如今,走在复盛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善文化等宣传标语和图画随处可见,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受家风家训、孝道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