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华新街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街道办事处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4-01-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2023年,华新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江北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江北府办发〔2023〕)37号)《重庆市江北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具体工作措施》(江北委发〔202212号)的精神要求,围绕街道发展全局,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抓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促进街道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法治轨道。现将华新街街道2023年推进法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领导、重保障,法治政府“思想舵”越掌越好。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2023年,街道党工委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丰富学习载体,利用“华新大讲堂”“华新微课堂以及街道基层党校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学习10次,完成全年4次党内法规学习,将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统一到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来,确保街道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街道重点中心工作统筹谋划,第一时间传达上级要求、研究部署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落实推进法治建设制度和措施。2023年,在华新街街道党工委会议和行政办公会上专题传达学习了江北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并经审议制定了《华新街街道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切实推进江北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

三是开展干部培训。积极组织全街道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参加年度法治理论考试。邀请江北区人民法院专家以真实的案例为切入点,对执法人员进行依法行政培训。开展《民法典》法律知识讲座,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二)建机制、抓基础,依法行政“基础桩”越夯越实

一是完善重大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强化街道关于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事项决策和重大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余次,提供政策法律依据50余条,规范性文件清理审查44份,出具法律意见书3份,确保街道各项决策的合法性。

二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华新街街道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公共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在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等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干部带班值守和事故险情信息报告制度,强化应急预警和联动响应。

三是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行政执法操作流程,健全行政执法记录和公示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街道门户网站和执法信息公示栏上公示执法委托书、执法人员信息、执法流程和投诉举报渠道,强化民众对执法人员的监督。

四是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做好政务、党务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今年在公开门户网站公开相关政务信息共计53条。

五是依法管理规范文件。根据《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29号)文件要求,对单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将已过有效期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按流程予以废止,向区司法局备案规范性文1件,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人员按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4次。

六是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积极落实推进街道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2019年至2023年,街道共应诉一审行政应诉案件5件、经法院开庭审理案件5件、街道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5件,出庭应诉率达100%。积极办理回复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共计16件,所有交办件回复率100%,认真做到有回复、有落实、有质量。

(三)搭阵地、拓渠道,基层社区“治理题”越答越好

一是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严格按照“网格-社区-街道”三级排查预警机制以及推广“五长制”工作法,发挥140个网格感知“探头”和“前哨”作用,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间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在社区培养33名“法治带头人”,居民小组培养70名“法律明白人”,协同网格员开展“网格员进千万家”“敲门行动”“一标三实”等活动,组织网格员和广大基层干部做实每日实地排查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及苗头性问题290件。

二是完善法律服务阵地。街道办事处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1个,14个社区分别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在东方家园、嘉陵、桥北、观府国际四个社区规范化建设“法律之家”,在江湾城社区打造“青年法官工作室”,常态化为社区及居民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援助、代理等服务。律所参与社区普法活动11次,共接受法律咨询82人次,提供电话咨询376人次,为民办实事26件。

三是搭建法治助企平台。街道办事处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进一步深化同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等方面的沟通合作,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根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9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张波副院长就如何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为辖区内30多家企业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法治课。

四是深化平安创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全民反诈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广“反诈小程序”,有重点地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宣传发动,牢牢守住居民的钱袋子,为群众构筑起了一道厚重的防诈防线。全年组织各类反诈活动宣传140余场、张贴宣传海报7880张、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发送短信1.6万条、宣传覆盖人群达18万余人次。

五是落实重点人员稳控。根据《社区矫正法》新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每月考核记分管理,今年每月考核记分共计992人次,分级分类管控三类人员67人,并制定对应管控措施及方案,确保管控到位。截至12月底,街道在册矫正人员68人,其中缓刑68人。接收监所确定的重点帮教6人,一般帮教42人,总计在册重点帮教对象33人,本年度累计解除帮教69人。

(四)造氛围、助发展,法治建设“文化墙”越画越美

一是普法培训,让法律意识“零距离”。选聘培养了70名“法律明白人”,通过集中讲座、线上学习等方式对“法律明白人”进行在岗培训,构建一只活跃在基层的法治建设带头人队伍。在执法队伍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以周例会、月总结的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廉洁自律暨作风纪律整顿会议8次,开展“你点我讲”按需授课2场,其他各类讲座65余场,辖区居民共计3000人次参与现场授课。

二是宣传活动,让法治文化“入人心”。按照年初申报的普法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结合“国家安全日”“反诈骗”“长江保护法”“安全生产月”等各类活动契机,共开展平安创建、安全生产、物业管理、反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宣传活动300余场,重点对民法典、反诈骗、禁毒等进行知识普及,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张贴海报3000余张、横幅220余条。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3年度,华新街街道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街道现有工作人员中,专业法律人员欠缺,需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法治宣传形式有待创新。政策宣传、普法培训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法律宣传工作还不够全面,法律宣传不够深入群众生活,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依法执政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执法人员对政策法规的把握不准, 现有执法人员的专业领域知识有所不足,难以开展具有针对性法规的执法工作。

三、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华新街街道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江北区法治建设工作部署,继续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和取得实质进展。一是围绕特色亮点,建设法治政府。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为主线,建设高水平的基层法治体系,打造“华新精治”基层治理品牌,推动法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思维及必要的法律知识学习能力,健全行政执法培训制度,开展多种形式法律法规学习,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法治水平。三是加大政务公开,促进执法公正。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形式,促进权力运行规范有序,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扩大执法公开范围,明确执法公开重点内容,全面、真实、充分地推进执法公开,依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四是创新法治宣传,丰富普法教育。充分利用微信群、LED显示屏、海报、横幅等平台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推进法律法规咨询和解答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大力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