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城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13457”总体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依法执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一是优化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公信力。健全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决策流程,修订完善了《江北城街道党工委会议议事规则》、《江北城街道行政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二是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秉承“合法、公正、准确、全面、及时、便民”原则,将行政执法职责、依据、范围、权限、标准、程序等行政执法内容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及时了解信息。三是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紧密围绕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工作目标。与北京盈科(重庆)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聘请专职法律顾问,为机关科室提供法律咨询,对街道拟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组织辖区2个社区与结对律师事务所签订结对服务协议,常态化开展答疑解惑、送法进基层等服务。2024年街道未制定和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也未出现行政复议、出庭应诉等情况。
(二)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一是瞄准民生需求,探索“1+1”楼宇场地融合服务模式,在楼宇物业接待大厅设置服务点1个、在骨干企业设置共享空间1个。将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务公开等平台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构建起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社保、救助、生育、文化服务等125项民生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受理和办理。二是高标准做好接诉即办工作,依托“民呼我为”系统,深入剖析群众诉求深层原因,研究把握问题规律,2024年推动解决了停车管理、居民用电、物业服务等408件居民反映强烈的诉求。
(三)秉承公正执法,提升执法公信力。一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明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严格管理执法队伍,做到执法时程序规范、裁量适当、严格执法。二是严格落实综合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台账、执法文书管理,统一执法服装和标志式样;健全并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证件过期人员和相关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三是打造特色亮点,推进“江滩”综合执法,护航“网红”变“长红”。2024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处理违规垂钓180余起、整治违规经营1100余起,劝离下江车辆360余辆,最大程度提高了市场主体守法意识、守法能力,实现违规违法行为源头治理,“江滩”综合执法案例获评为江北区法治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四是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通过精简执法队伍、调整执法事项、统一执法平台等方式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积极推广使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力量。
(四) 聚焦纠纷化解,推进平安法治建设。一是践行“枫桥经验”,构建基层矛盾化解体系。积极整合辖区派出所、中西律师事务所、司法所创新开展“三所联动”机制,在“共治”、“近治”、“法治”——“三治融合”的基础上,有效整合了警察、律师、人民调解员三方力量,让小事不出楼宇、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自“三所联动”机制开展以来,共受理调解纠纷42件,调解成功42件。二是落实信访工作领导接访、跟踪、包案制度,畅通信息渠道。领导干部积极接访下访群众,及时录入群众反映诉求576件,办结576件,办理(协助办理)网上信访案件38件,办理件31件,协办件7件、办结38件,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各种线下宣传活动,向辖区企业员工居民、群众宣传《江北区公共法律服务指南》、《江北区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相关服务内容,发放公共法律服务宣传资料800余份,积极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指引156人次。利用“重庆村居法务”小程序开展线上法律服务,引导居民群众参与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共计4142人次,在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依法维权,防止矛盾激化。
(五)瞄准普法落脚点,行好法治保障“护航船”。一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把普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来抓,2024年开展各类专项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便捷高效普法的同时,不断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擦亮“以案说法”直播间名片,延续品牌影响力。共开播普法节目35期,累计播放量达10万余人,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法律问题。三是以普法为契机,不断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四进”为抓手,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进学校,在向企业进行法治宣传的同时,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开展领导干部“包联送”企业方案,街道班子成员带队走访辖区重点企业,解决服务企业事项,着力引进各类优质企业落户。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
(一)强化主体责任,构建机制体制。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述法”要求认真落实和推进法治建设,形成了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具体抓,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法,建立矛盾化解、安全稳定、风险应对的工作机制。
(二)聚焦学习培训,加强法治意识。一是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机制,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和政府行政办公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学法讲法10余次。二是坚持党建统领,推进基层治理。搭建江北嘴楼宇党群服务站、打造“江北嘴党建论坛”等区域化党建品牌,借力各级“党建宣传工作论坛”、“党建宣传工作微博”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擦亮“红金渝”党建品牌,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定期宣传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
(三)狠抓队伍建设,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水平。组织新提任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读物,并按时参加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国家工作人员年度法治理论考试。认真开展 “人民调解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培训活动,引导全街干部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不足和原因
江北城街道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干部法治观念不够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执法案件数量整体偏少,拥有执法证的工作人员也较少,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执法效果。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江北城街道将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强化学习培训。继续坚持党建统领,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及时总结推广各方面的好经验与好做法,全面增强领导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二是全面加强法治宣传。持续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及社区干部学法培训制度,利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开展培训活动,着力于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和能力。三是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加强对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规范执法文书填写的准确性、完整性;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一支高效、廉洁、公正的行政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