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高标准推进寸滩国际新城建设的建议》(第16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新高地”与“新窗口”的契机
高标准规划建设寸滩片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 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举措。按照市政府关于“把寸滩片区建设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地和城市形态展示新高地、对外开放新窗口”的总体定位,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要求及相关会议纪要精神,要一体规划建设寸滩国际新城及周边区域,推动交通设施布局与人口空间分布相匹配,统筹好功能业态、景观风貌、产业布局,促进协同发展、联动发展,增强寸滩国际新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寸滩片区示意图)
二、“丰富本底”与“发展落后”的困境
江北功能联动区南临长江,北临沪渝高速和环山,东至铁山坪山脚,西抵寸滩国际新城,与弹子石-鸡冠石迎宾半岛隔江相望,面积约16.85平方公里。该片区的现状情况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片区内仅有海尔路和内环快速路两条道路联通,急需改善道路路网体系。三是产业和配套不完善。虽然坐拥铁山坪森林公园和长江优势江岸资源,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配套差,高附加值产业无法引入,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四是不安全因素和邻避效应明显。比如:污水处理厂、油库、监狱、轨道维修站场等。为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安全格局,污水处理厂环保改造、唐家沱油库群搬迁、监狱搬迁、轨道TOD上盖商业开发后方能完成片区的转型升级。
(联动区文保示意图)
三、“传承”与“新城”的谋划
寸滩国际新城江北功能联动区按照邮轮母港“前港-中区-后城”的经典布局模式组织城市功能,以寸滩邮轮母港、唐家沱邮轮母港为节点,形成“一前港、两中区、两后城”五大片区,引领片区“退二进三、接二连三”转型发展。主要内容:一是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发展主轴。二是塑造三维空间,打造立体城市景观带。三是加强交通组织,打造内通外畅联络带。四是保护峡江风光,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五是传承历史记忆,打造人文荟萃风貌带。六是塑造公共空间,打造便捷共享游憩带,按照“够用、适度、留白”原则优化用地布局。相较于寸滩邮轮母港时尚、大气、现代的个性,联动区更加突出自然、文艺和怀旧的特色,主打“山城牌”“人文牌”,实现在业态、生态、文态、形态上错位联动发展。形成以邮轮母港为核心的有机共同体,功能融通,设施联通,交通相通,通过相互拱卫、错位联动,共同形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
(联动区产业布局图)
四、“产业”与“城市”的融合
寸滩国际新城江北功能联动区规划是依托寸滩国际新城,系统梳理片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与相关产业策划相衔接,将江北功能联动区定位为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片区产业迭代升级及战略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智慧港区和产城融合的生态示范区;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城市能级现代化。产业上将通过盘活低效用地、推动存量更新、强化招商聚商、壮大产业集群、促进转型增效,实现工业倍增。城市建设上与寸滩国际新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定位有机衔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拓展城市商务服务功能,重点引进优质教育、医疗康养、文创旅游、高端居住,建设江北新城。
(联动区城市设计效果图)
此复函已经董晓云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