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江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4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6-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江发改函〔2025208

陈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15分钟生活服务圈场景培育的建议》(第045号)收悉。经与区民政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强场景培育融合性

我区现于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寸滩街道茅溪社区全面建成两个“渝邻汇”社区综合服务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构建集即时报警救助、家暴救助、民政救助、自助政务服务、AED急救设施、暖新驿站、劳动者港湾等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服务场景。构建起功能复合、全天候响应的社区服务资源枢纽,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与便利度。

围绕“居民需求在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整合相关部门图书室、儿童之家等阵地资源531个,采取抵偿出租社区持有阵地、与辖区单位合营阵地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社区食堂、养老服务站、健身房等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服务。突出绿色化创设场景,引领绿色健康生活新风尚,建设现代交通、宜居场景,建设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33处,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社区公园、江边公园102个,营造具有山城江域特色的立体开敞社区空间。

精准定位各类生活圈的主流需求、消费能力、商业形态,积极培育“后街经济”“夜市经济”,拓展文化、运动、康养、餐住等“商业+”多元融合业态。采取独立经营型、合作经营型、租赁经营型等多种模式,盘活社区低效资产、丰富社区商业业态。目前全区共26个社区试点发展社区经济,注册社区企业10家,实施经济项目71个。

二、关于拓展场景培育包容度

我区印发《党建统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改革方案》,拟定“1378”工作思路,充分凝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商户、志愿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商会、新就业群体、业主委员会等“七大力量”,大力实施“同心聚力”“群暖社区”“服务同行”“商业便民”“志愿暖心”“江会有为”“进网入格”“阳光物业”等专项行动,引导凝聚各类社会力量主动服务社区,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动员部署“渝邻有爱”志愿服务活动。涵盖环境保护、扶弱助残、健康义诊、便民服务、文明宣传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形成“人人学雷锋、处处见行动”的良好氛围。全区共开展各类“渝邻有爱”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超过1万人次,服务群众逾5万人。

目前,正推动设施跨部门整合利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老年大学、农家书屋、科技场馆、青年夜校、巾帼之家以及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空间共建共享、资源统一调配、信息统一发布。

三、关于深化场景培育数字化

根据市委全会精神,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打造了“渝邻汇数智社区”,“渝邻汇数智社区”应用以“为基层治理赋能、为群众生活添彩”为目标,聚焦“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议事协商”“村(居)委换届”“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等一件事场景,重塑形成“社区工作者全周期服务、社区治理全息画像、社区服务资源多元保障”等多跨场景。在建设成果上,一是建成全市统一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归集自治力量与组织机构,贯通“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社区信息一屏掌握,自治力量一键触达;二是助力基层民主发展,开发线上治理功能,实现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数字化;三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结合“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推动各类便民服务在社区综合集成,实现社区全貌一图感知,社区服务一键直享,居民自治一码参与。此外,渝快办开通“小哥来了”专属模板,新就业群体可上传社区问题线索,平台自动派单处理,实现问题处置闭环管理。

目前,我区已正式上线渝快办“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专区,围绕宜居、宜学、宜养、宜业、宜游,拓展服务圈应用场景。持续归集社区基础数据,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点位的类型、空间分布、规模、运营状况等,形成公共服务设施“一张图”,分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覆盖度进行评估,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相关工作的关心、关注,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将建议办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627

联 系 人:向

联系电话:023-6772554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