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江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01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6-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江发改函〔2025210

农工党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打造我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发展的建议 》(第201号)收悉。经与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民政局、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构建横向纵向协同管理机制

我区印发《党建统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改革方案》,创新提出“1378”工作思路,充分凝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商户、志愿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商会、新就业群体、业主委员会等“七大力量”,大力实施“同心聚力”“群暖社区”“服务同行”“商业便民”“志愿暖心”“江会有为”“进网入格”“阳光物业”等八项具体行动,有效引导各类社会力量主动服务社区、动员居民参与治理,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以跨社区生活服务圈为突破口,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建立优势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促进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营,增强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治理能力。如华新街街道桥北片区(跨桥北、嘉陵、华联3个社区),郭家沱街道望江片区(跨锣旗寺、飞岚垭、山涧水岸、大溪村4个社区)建设跨社区生活服务圈,协同联动教育托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实现优势资源合作共享。

二、关于完善服务设施统筹布局机制

我区健全以人口集聚为导向的公共服务配置机制:为保障不同群体公平享受公共服务,优先在人口密度大、公共服务需求迫切的生活服务圈布局设施,推动资源从总量均衡转向人均平衡,建立差异化生活圈评价体系。完成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大石坝街道忠恕沱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2个,实现各类服务功能集成、业态融合。

此外,我区以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积极盘活社区(街区)闲置资源并取得显著成效。围绕“居民需求在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整合相关部门图书室、儿童之家等阵地资源531个,采取抵偿出租社区持有阵地、与辖区单位合营阵地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社区食堂、养老服务站、健身房等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服务。突出绿色化创设场景,引领绿色健康生活新风尚,建设现代交通、宜居场景,建设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33处,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社区公园、江边公园102个,营造具有山城江域特色的立体开敞社区空间。计划新增社区绿地5处、桥下空间利用项目3个。推动社区与周边商户合作,规范设置潮汐摊位、便民服务点,提升资源利用率。

三、关于健全多元可持续运营机制

我区围绕强化经济支撑、解决治理问题、增进群众福祉,发挥党组织、市场、社会三方面作用,积极探索社区企业发展新路径,全面增强社区自我造血功能,更好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区委组织部202527日印发了《江北区促进社区企业发展实施方案》,坚持市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合理盈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坚持全面扶持,根据社区企业所需,在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为社区企业提供支持保障,为社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根据不同生活服务属性,采取独立经营型、合作经营型、租赁经营型等多种模式,盘活社区低效资产、丰富社区商业业态。目前全区共26个社区试点发展社区经济,注册社区企业10家,实施经济项目71个。

四、关于深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我区精准定位各类生活圈的主流需求、消费能力、商业形态,积极培育“后街经济”“夜市经济”,拓展文化、运动、康养、餐住等“商业+”多元融合业态。将连锁化发展融入社区经济发展中,鼓励新世纪超市、海尔、京东等企业探索发展社区小超市、社区洗衣店等。建立“周周有岗位、月月有活动”常态化机制,每周举办特色产业招聘会(单场30+企业),配套开展技能竞赛、政策宣讲;围绕家政、物流等社区高需求产业,形成“招聘+培训+服务”多维联动的就业促进模式。

目前,今年联动各街镇围绕便民服务、居民消费,积极开展“大美江北”·消费季、便民服务生活节等活动10余场次,支持资金超400万元。

五、关于推动“小切口”改革多点发力

我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方式,建成128个养老服务中心(站),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采取养老“机构”+“中心”+“站”运营模式,养老服务中心(站)社会化运营率和“中心带站率”100%。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设施、公共服务用房,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为辖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目前共有托育服务机构107家,托育机构备案率100%;社区托育点2个,托位4526个,每千人口托位达4.66个。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6家,现有22家养老服务机构均已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签约覆盖率100%

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已上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城市书房、书店、文化广场、演出剧院等543条,发布各类活动、培训信息298条,线上培训课程72门、非遗项目17条,非遗传承人16条。实施“送优质文化到基层”行动,推动区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送演出、展览、阅读、电影、非遗、艺培等优质服务。目前已开展“文小江在身边”文化演出10场、艺起乡约志愿活动24场、阅读活动54场、非遗活动11场;已联系市芭蕾舞团为江北区送专业舞剧演出5场。

六、关于迭代数字化智慧服务体系

根据市委全会精神,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打造了“渝邻汇数智社区”,“渝邻汇数智社区”应用以“为基层治理赋能、为群众生活添彩”为目标,聚焦“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议事协商”“村(居)委换届”“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等一件事场景,重塑形成“社区工作者全周期服务、社区治理全息画像、社区服务资源多元保障”等多跨场景。在建设成果上,一是建成全市统一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归集自治力量与组织机构,贯通“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社区信息一屏掌握,自治力量一键触达;二是助力基层民主发展,开发线上治理功能,实现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数字化;三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结合“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推动各类便民服务在社区综合集成,实现社区全貌一图感知,社区服务一键直享,居民自治一码参与。此外,渝快办开通“小哥来了”专属模板,新就业群体可上传社区问题线索,平台自动派单处理,实现问题处置闭环管理。

目前,我区已正式上线渝快办“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专区,围绕宜居、宜学、宜养、宜业、宜游,拓展服务圈应用场景。持续归集社区基础数据,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点位的类型、空间分布、规模、运营状况等,形成公共服务设施“一张图”,分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覆盖度进行评估,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相关工作的关心、关注,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将建议办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627

联 系 人:向

联系电话:023-6772554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