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发改函〔2025〕203号
陈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江北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建议 》(第049号)收悉。经与区经济信息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产业调研与强链补链
我区将依托市级“4231”空天信息产业架构,启动产业链短板摸排,重点聚焦火箭制造、卫星载荷、终端芯片等薄弱环节,进行走访调研。发挥江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优势,推动卫星互联网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卫星互联网+北斗”车载终端研发,围绕智能出行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借鉴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与两江协同创新区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与两江新区内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卫星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两江新区共同探索卫星互联网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场景,结合我区的城市发展需求,如智慧城市建设、应急管理、物流运输等,与两江新区合作开展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的落地应用。
二、关于发展卫星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区积极推进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简称SDG中心)战略合作,SDG中心将深化开展可持续发展卫星研制技术攻关,谋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工程地面支撑系统,重点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现有接收站布局和设备资源,建立虚拟地面接收站,建设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测运控中心、地面站网及数据中心,将进一步促进遥感卫星产业链的拓展、传输、接收、运行管控、数据预处理等。
三、关于完善人才与服务支撑体系
我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人才工作。一是做好人才评选工作,按照江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落实“1+3”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开展2024年“江北人才计划”申报评选。经过广泛宣传发动、人才自主申报,345名优秀人才入选,其中,新引进科创人才12人,金融人才9人,青年人才294人(其中工业和科技类人才196人),认定江北区市级人才30人。二是建强人才发展平台,揭牌成立重庆金融人才市场,做优金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金融人才2127人;江北区技术转移转化专家服务基地获批第八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基地。三是创优人才集聚生态,2024年全区总流入人才1.5万人,增幅22.6%;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博士后57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5.29万人。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开展卫星产业调研。开展产业基础摸底,梳理卫星制造、运营、数据应用等环节的现有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组织高校专家、卫星企业及相关人员召开调研座谈会,梳理卫星企业发展相关难点、痛点等课题。
二是积极引入卫星互联网龙头企业。2024年9月2日,SDG中心与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在江北区会议中心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SDG中心将牵头在江北区域内注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卫星中心,在江北区合作筹建可持续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园。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瞄准地球系统科学、社会经济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交叉前沿领域,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SDG中心建设并运行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SDGSAT-1),研建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地球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等设施,在全球重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决策支持和智库服务支撑基础。目前,该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拟在重庆市江北区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卫星测运控中心、地面站及数据中心,建立重庆虚拟地面接收站,实现卫星数据跟踪接收、数据记录与格式化输出、数据传输、接收运行管控、数据预处理等服务。我区正积极与SDG中心开展磋商,进一步细化合作细节,推动其项目建设早日落地江北。
三是积极向上争资。2024年,《关于印发重庆市支持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发改规范〔2024〕12号)正式公布实施,将对完善地面站网配套、建设运营服务平台、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等产业领域给予资金补贴。按照市级文件要求,我区积极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项目报送,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同时,我区正围绕卫星互联网产业、北斗规模应用强基以及构建商业遥感星座、创建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研究布局空天信息核心制造、空天信息运营服务等相关产业。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4日
联 系 人:唐袤程
联系电话:1817087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