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发改函〔2025〕185号
吴雷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江北经济发展的建议》(第317号)收悉。提案聚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分析深刻,建议精准,充分体现了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民营企业的深切关怀。经与区商务委、区科技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结合我区实际工作情况,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为民营企业搭建出海平台方面。我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搭建多元化出海平台。重点引进浙江优伴公司,聚焦对外贸易、数字经济、科创研发三大产业,打造近2万平方米的天文台科技产业孵化园,支持连芯智能与土库曼斯坦共建现代化天文中心,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深化精准服务,降低出海门槛。果园港首创海铁联运“一票到底”、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多次中转”业务,启运港退税惠及企业超4000家,有效推动物流降本增效。2024年,果园港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到发量同比增长11.9%,班列运输量为96.57万标箱。积极落实“渝车出海”计划,支持长安汽车在泰国建设年产10万辆新能源车工厂,拓展整车及零部件对RCEP及“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024年,长安汽车整体销量268.38万辆,海外销量达到了53.6万辆,同比增长49.59%,海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二、关于为民营企业融资“输血”方面。我区历来重视引导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去年以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共走访企业966 余家次,累计解决问题48件。建成金融服务港湾 45家,参与银行机构24家,成功打造15分钟金融服务圈,港湾累计授信152亿元、为1.1万户市场主体放款超118亿元。先后举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沙龙、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业务培训等银企融资对接会7场次,参与银行41家次,企业约150家次,促成13家企业获得5501万元授信贷款。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深化“1+3”上市服务机制,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全区14家上市企业中一半以上为民营企业。2024年,我区民营小微企业贷款2986.27亿元,同比增速24.09%。
三、关于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勇于进入核心技术攻关的“深水区”,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转型的核心目标。打造科金中心、D³博导科技城、港城科创园等孵化载体超30万㎡,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梯度培育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成长服务。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拨付研发补贴7130万元,企业R&D年均增速超10%。迭代升级“江北人才计划”,出台12方面支持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来江北落户。搭建政府-高校合作平台,支持软江图灵、润际远东、中设咨询等与重邮、重交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支持博奥赛斯、川卓环境等与重医、重大等高校开展围绕关键技术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事项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现实意义,为我区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区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宝贵意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推动江北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再次感谢您对江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屈亚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18日
联 系 人:赵云巍
联系电话:023-6756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