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 索引号 ]
  • 11500105768865765W/2019-10835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文秘工作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江北区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19-06-28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二次会议第0664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19-06-28

                                       江北府函〔2019103

王江平代表:

   您向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二次会议提交的第0664号《关于利用黑院墙国立艺专宝贵资源加快落地主题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办理,下面就您所关心的问题作如下回复:

一、工作概况

黑院墙主题文化是江北区大石坝地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北区历来高度重视黑院墙人文底蕴及历史价值的挖掘工作,为了探寻历史脉搏,感悟艺专精神,激发人文情怀,区委宣传部已就黑院墙国立艺专的相关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证,并收集了部分图文资料,召开了全国专家研讨会。20176月,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联、大石坝街道、黑院墙社区等同志组成课题工作组,围绕黑院墙史料收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走访历史见证人还原部分历史课题组拍摄组走访了黑院墙国立艺专当年学校附近当年居民,走访了中国美院、中央美院,走访了健在的国立艺专学生(99岁唐献瑞,宜宾;93岁刘江,杭州;95岁傅本娴,西南大学);邀请了四川美院、西南大学美院专家到场讨论。

(二)形成一批资料成果。完成1部专题片《黑院墙》,编撰完成《国立艺专校在江北》《黑院墙里的大师们》《黑院墙国立艺专师生作品选》《唐献瑞画册》等4本书籍。同步在《人民网》等网络进行了宣传。

(三)开展论证工作。区委、区政府于201811月举办了首场全国小型学术研讨会,央美、国美等专家参加。201812月,区委宣传部邀请专业组对“黑院墙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进行论证,完成了4万余字论证报告。

(四)形成展板初步物化宣传。由大石坝街道对黑院墙空地围墙周边断断续续布置了46块展板,并邀请重庆文化志愿者3次到场采风。

(五)用地规划情况。“黑院墙文化主题公园”现目前规划红线分别为加油、加气站、市政道路和周边绿化地块。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区将积极推进该片区的征收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收集黑院墙历史文化元素,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提到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等规定,充分论证地名文化工程、设立相关标识和塑像等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将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争取更好地展现中国近现代美术在江北的发展史迹。

    此复函已经代小红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造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2019410            

(联系人:熊莉,联系电话:15123251799,联系人:王佳,联系电话:67563537

关于利用黑院墙国立艺专宝贵资源

加快落地主题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

位于重庆大石坝街道辖区大庆村立交的黑院墙,空闲地块13亩,“十二五”时确定规划为社区主题公园,现属于待修建阶段。

该处文化底蕴丰厚,1942-1946年黑院墙国立艺专在这里办学。黑院墙国立艺专是中央美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战时唯一的国立美术高等学校,从这里走出的林风眠、李可染、赵无极、潘天寿等306名师生在美术界影响大,这里被文化学者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这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财富。

为了探寻历史脉搏,感悟艺专精神,激发人文情怀,江北区委宣传部已就黑院墙国立艺专的相关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证,并收集了部分图文资料,召开全国专家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特建议进一步深化研究、挖掘和升级“黑院墙主题文化公园”文化内涵,让其形成重庆乃至中国著名文化地标,从而提升地区文化、经济等影响力。

   一、 黑院墙国立艺专现有资源整理情况

    (一)黑院墙课题组已开展基础工作情况: 20176月,江北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联、大石坝街道、黑院墙社区等同志组成课题工作组,围绕黑院墙史料收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展了系列工作。首先,走访历史见证人还原了部分历史。课题组拍摄组走访了黑院墙国立艺专当年学校附近当年居民,走访了中国美院、中央美院,走访了健在的国立艺专学生(99岁唐献瑞,宜宾;93岁刘江,杭州;95岁傅本娴,西南大学);邀请了四川美院、西南大学美院专家到场讨论。其次,形成一批资料成果便于初步切入。即已完成1部专题片《黑院墙》,完成《国立艺专校在江北》《黑院墙里的大师们》《黑院墙国立艺专师生作品选》《唐献瑞画册》4本书籍。同步在《人民网》等网络进行了宣传。再次,开展论证工作。由区委、区政府于201811月举办了首场全国小型学术研讨会,央美、国美等专家参加。201812月,区委宣传部邀请专业组对“黑院墙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进行论证,完成4万余字论证报告。第四,形成展板初步物化宣传。由大石坝街道对黑院墙空地围墙周边断断续续布置了46块展板,并邀请重庆文化志愿者3次到场采风。

      (二)领导、专家支持情况:一是市政协35名委员到场调研和市文联领导现场调研时均表示该地人文底蕴丰厚,开发价值大;江北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以及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等部门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听取相关介绍。二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领导表示,作为母校的事情,需要整体策划、设计打造时,可以无偿帮助,还可以举办大型学术展览予以持续支持;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到场走访外,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派专家组到场走访;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美院等专家多次现场策划,并带研究团队进行深度研究。

    二、学术界对黑院墙国立艺专的评价

(一)黑院墙国立艺专在国内美术史上的定位:一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磐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二是简陋、破败的校舍里走出了不少闻名中国乃至闻名世界的画家,因而黑院墙被文化学者誉为“中国当代美术的摇篮”。

(二)评价:一是黑院墙国立艺专先后融合了杭州艺专、北平艺专、中央大学美术专业的师资,因而被人誉为:中国美术的“西南联大”。二是中国美术教育史泰斗郑朝先生认为:黑院墙时期是国立艺专中兴之地。三黑院墙国立艺专是当时中国唯一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美术理念的多元,被称为“先锋美术家的大本营”。

三、黑院墙国立艺专当年概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相继沦陷,杭州艺专、北平艺专前后迁徙。1938年彼此暂栖湖南沅陵(临时省会),合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而后历昆明市区、云南呈贡、璧山松林岗、江北磐溪,1946年秋一分为二,一部分北上,重建北平艺专,主校则迁杭州,至194911月,结束了国立艺专的历史。艺专历史前后11年半,江北磐溪黑院墙独得4年。当时国立艺专驻足磐溪,租赁郭家院子为校舍。院子系晚清时期四合院式民居,甚为朴质。因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师生用锅烟墨涂刷外墙,灰暗陈旧,民间俗称它“黑院墙”。后因台湾作家琼瑶在文学作品《几度夕阳红》中,将“黑院墙”视为国立艺专的代名词,其影响甚远、流传至今。

因为办学思想的包容,艺专出现了中兴局面。此时,中国一流的美术家几乎都在这里,堪言大师群聚、名家云集:校长有陈之佛、李超士(代校长)、潘天寿,教务主任有丰子恺、谢海燕;国画有李可染、傅抱石、黄君璧、黎雄才、赵少昂等;油画有林风眠、李超士、关良、丁衍镛、吕霞光、胡善余、赵无极、朱德群等;图案有王道平、邓白、雷圭元、庞薰琴、徐文熙、李毅夫等;雕塑有曾竹韶、刘开渠、王临乙、赵蕴修等;美术史论有秦宣夫、常任侠、李长之等。国立艺专在磐溪度过了筚路蓝缕的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暑假,国立艺专分出一部分到北平,重建北平艺专,后来发展为中央美术学院;主校则迁到杭州,之后发展为中国美术学院。因为教学理念的多元,让许多“前卫”美术家来到了这里。因此,黑院墙被称谓“先锋美术家的大本营”。19451月,重庆举办“现代绘画联展”,参加者有林风眠、丁衍镛、方干民、关良、李仲生、林镛、倪贻德、庞熏琴、赵无极、周多、郁风、汪日章、朱德群等13人。19466又举办了重庆第一届独立美展,参加者有丁衍镛、胡善余、朱德群、倪贻德、汪日章、许幸之、李可染、翁元春、李仲生、赵无极、李东平、赵蕴修、林风眠、关良。这两次美展都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前卫美术的检阅,而参加者大多数都来自黑院墙。黑院墙不仅仅是为中国美术发展培养了探索意识与前卫群体,更重要的是,她是中国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桥梁。

   四、场地打造建议与活动内容预设

(一)场地建设规划设想

1、明确将该地块作为建设“黑院墙文化主题公园”的用地。该地块已征收13亩,另附着地块上的“永渝电子厂”场地需要征收。2015年评估价“永渝电子厂”场地为2300万元,现处于租赁状态,月租金3.5万元。

2、物化形象呈现设想:一是考虑居民休闲、绿化环保等因素,公园修建时地面与现公路等高。恢复部分当年国立艺专元素,如院门、残垣断片、被日本飞机炸毁的磐溪河坡道等雕塑、画家笔下的当年茶馆等。二是在平层下挖二层或三层,便于修展览建场馆或停车。三是同时联通大庆村安置房“综合楼1号房”。此房有1.8万平闲置房待招租,为区国有公司下属资产。

(二)场馆功能设计设想

分三部分打造文化主题公园:历史文化展示区、艺术品交易市场区、群众文化活动展示区。

1、历史文化展示区。一是打造方向:融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多种人文资源,收集办学史、师生作品、相关人文价值研究物件等,结合当今社会文化和产业发展需要,力争挂牌“战时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博物馆”、“中央美院教育实践基地”、“中国美院教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统战宣传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示范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等。二是建筑发展思路:排查地下管网情况后,在公园地下空间掘地而成。历史文化展示区可以打造摆布“战时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博物馆”、国立艺专黑院墙时期的师生作品陈列展、名人题赠展、相关物件藏品展,市民图书馆,同时专题片播放,附加私人书画藏品展等。

2、艺术作品交易区。一是在现区国资公司管理的大庆村综合楼1号楼(场地现处于空闲),室内外建设西南地区艺术品交易市场,同时从事书画储存、装裱、修复、鉴定、论坛、出版等。二是招商引资进行书画衍生品创意文化产业打造,如创意文化衫、把玩等。

3、群众文化展示区。一是在综合楼1号楼、地下空间、地上空间等,搬移现成的磐溪版画院、磐溪书画院来常驻。二是举办群众书画培训,少儿书画培训,举办大中小型书画展。三是借鉴中央音乐学院在鼓浪屿建设音乐学院分院一样,建设中国美术学院黑院墙分院。

(三)具体工作建议

1. 纳入全市文化建设重点工作盘子。“黑院墙”是我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重庆“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美术界人士的精神家园。保护传承发展好“黑院墙”,保存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将“黑院墙”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上升到市文化建设工作层面,将其作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盘子进行统筹谋划安排部署。

2. 实施地名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地块策划立项。整合重庆江北黑院墙社区公园、永渝电子厂老旧厂房、居民安置房和现有国资闲置房的资源,实施地名文化保护工程,打造文创一条街,建“黑院墙”艺术馆、中国战时高等美术教育博物馆、中国抗战版画博物馆等,联合央美、国美,川美、西大美院等中央和地方高校资源,成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的研究,以及教学、科研、创作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等,盘活地块和人文资源,延续城市文脉。

3. 打造文化地标。在重庆大石坝大庆村立交附近树立相关标识和塑像,将其作为我市新的文化地标,与观音桥商业地标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有效激活我市历史文化活力,提升我市城市建设品质,为城市留存历史记忆。

4、拓宽宣传渠道。联合市文联等部门,以黑院墙为背景,筹备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文娱作品,为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留存记忆,弘扬艺专精神。

江北代表团:王江平    民建江北区委副主委,江北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电话:188836666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