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聚焦“内陆开放高地”目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外商投资在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2020年,我区实际利用外资8.51亿美元,在疫情情况下仍然高位运行,同比增长2.74%,持续稳居全市前列。
共克时艰 助推外资企业有序复工
“经推荐,三峡银行已经主动和我联系解决企业资金贷款问题。江北区商务委作为我们的主管单位,热心帮扶、雪中送炭,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感动!”2020年2月,外资企业星光68商场负责人给区商务委主要负责人发来了一条感谢短信。
受疫情影响,星光68商场经营受到巨大冲击。得知星光68资金出现困难后,区商务委主动向其了解情况,并为其协调银行融资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疫情期间,我区对辖区143家外资企业在渝境外人员数量和健康状况、员工总数、是否复工复产进行了多轮摸排,及时上报摸排情况,为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精准施策提供了依据。
在得知悦荟、伟仕佳杰等企业防疫物资短缺时,积极帮助协调购买口罩;得知海尔用工短缺时,以“员工共享”的方式为其协调君豪、金源两酒店23名员工赴海尔上岗;帮助协调三井物产、谈石融资、两江融资、新世界百货、远东百货、星巴克、万宁等外资企业成功复工复产。
精准服务 实行外资企业服务全覆盖
同样在2020年初,因疫情影响奥罗冈针业(重庆)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方案无法通过总部审定,面临停摆。区商务委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多方协调,促成了奥罗冈针业(重庆)有限公司与日本总部远程视频会召开,最终审定了项目建设方案,并获直接投资300万美元,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成立了由区分管领导为组长其他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行政服务管家”工作团队。结合全区“三送两办一访”、外资行政服务管家制度,及时“一对一”或“一对多”服务企业,建立工作台账,精准服务全覆盖到辖区140个企业。
为天悦数字科技公司、诺实置业、三井物产等29个外资企业解决境外高管、技术人员来渝事宜,助推外资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联系重庆海关、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重庆润际远东股份有限公司解决税务问题;指导重庆平伟科技集团准备商务部网站注册申报所需资料并通过初审;为本特勒汽车(重庆)有限公司传达最新工业企业发展政策,并为外资企业争取政策扶持共计1968.36万元。
全力招商 推动外资质量再提档
一系列龙头项目的云集,推动我区外资质量再提档再升级。
2021年1月14日,我区与远洋集团、长安汽车、长安望江工业举行了长安三工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四方高层会议暨签约仪式。
这标志着我区引进具有标杆性、集聚性的香港远洋集团拟投资100亿元与长安汽车在长安三工厂片区修建“升级版远洋太古里”项目正式启动,而此次与远洋集团、长安汽车、长安望江工业签订框架协议,对“四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意义重大,对江北区乃至重庆市实体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外,该项目也将对优化江北区乃至全市商业结构、强化总部经济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由金辉集团、融恒集团前期投资6000万美元的德国城项目,将打造以智能创新产业中心和国际生活体验、文化旅游、涉外商务、高端居住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德式风格体验商业生活区,推动重庆和德国在投资、贸易、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