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看江北如何依托青年夜校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

日期:2024-04-25

五里店街道在合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办五里·合作村夜校,为青年们提供公益性、普惠性学习机会,一跃成为区域公共文化地标


   “希望能安排教化妆和服装设计的课”“咱们江北开设夜校,就是赋能年轻人夜生活”“夜校课太多啦,简直上不过来”……从去年开始,夜校这个带有复古色彩的词汇再次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近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那些火热“出圈”的青年夜校,看它们是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合作村夜校成区域公共文化地标

  晚上8点,五里店街道五里·合作村夜校灯火通明,宽敞的房间里,一群年轻人围坐桌前,老师李林炜在给大家上英语课,当晚的课程主题是“智慧学习”。

  “在夜校学了英语后,我发现原来开口说英语这么简单。”黄女士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她一直有一个能自由说英语的梦想,但平时工作繁忙,白天几乎没有时间学习,经朋友推荐,她每周到合作村夜校上一次英语课,“目前我上了五节课,英语有了很大提升。”

  另一间教室,异常安静,几名年轻人正用手语交流,原来这是合作村夜校创新开辟的手语课堂。

  老师王琛向记者介绍道,手语课学员的职业都与这方面没有太大关系,他们中有医生、销售、自由职业者等,这门课开了快两个月,她深受感动,原来年轻人想学手语就是希望能与聋人朋友沟通交流,这样的课程对今后聋人进入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

  27岁的郑女士曾在上海生活过,一直关注聋人群体,研究生毕业作品也与此有关。她说,上海的青年夜校早早就开设了手语课,自己很想学习,回到重庆后上网查询发现重庆也有青年夜校,令她惊喜的是竟然还开了手语课,她立马报名,已经上了六节课。

  合作村夜校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以80后、90后为主。五里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发现在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中,曾经来参加活动的多是“一老一小”,而中青年由于白天上班,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频次比较低。

  如何能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化、全覆盖?改变发生在去年10月,五里店街道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方式,在合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办五里·合作村夜校。同时,为保证青年们能持续获得公益性、普惠性的学习提升,街道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一方面每月组织3至5场的免费公益课,另一方面通过补贴确保低价的收费。

  “实际上带有试水性质,毕竟年轻人工作繁忙、娱乐方式较多,他们的热情能有多高,大家心里并没底。”合作村夜校负责人王朝说,夜校成立之初,只开设4门课程,分别是戏剧表演、尤克里里弹唱、书法和摄影。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两周就有40多人报名,大多是些年轻人。

  截至目前,合作村夜校开设84门课程,已上课5576小时,报名学员3000余人次。报名学员中,25-35岁学员居多。

  此外,合作村片区是五里店街道的城市更新项目,过程中摒弃了“大拆大建”的模式,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和街区功能,结合当下青年人的兴趣爱好为园区增添潮流特色,引进时髦小店、举办新奇夜市,一跃成为区域公共文化地标。

  五里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负责人称,文明实践点变身青年夜校,该项目的开设,既是政府链接社会资源开展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的探索,也是城市更新项目打造精神文化高地的探索。

  职工夜校让产业工人找到归属感

  走进位于江北区复盛镇石河溪社区里的青工俱乐部,这里既有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健身空间等运动场地,还有咖啡厅、数字多功能厅、书吧、健康关怀室、影院等休闲场所,每一个区域的设计都十分时尚新潮。

  “原来是上班盯设备,下班看手机,现在好了,下班后就去青工俱乐部‘打卡’,成为我每天最期盼的事。”在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上班的宋林是青工俱乐部篮球社团团长,自从加入篮球社团后,只要天气好,下了班就会约上球友过来打篮球,他说,以前也经常打球,但天气热时口渴了没有水喝,现在在青工俱乐部不仅可以打球,还有工作人员送水。“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

  同样在赛力斯工作的申梦思,加入了青工俱乐部的钓鱼、电竞、羽毛球三个社团。“没来青工俱乐部之前,我的日常生活就是做饭、骑车、带娃,现在只要下班早,都会约上工友一起过来上课、搞活动。”申梦思说,身边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加入了俱乐部的社团,还认识了不少其他企业的新朋友,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解决辖区1.7万产业工人流动性大、员工业余生活单一、缺乏社交生活与精神关爱、企业用工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复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的形式,打造了室内外场地约5000平方米的青工俱乐部,设立“活力青工”职工夜校。

  “我们针对产业工人的工作特点,及时了解职工学习需求,化解职工学习难题,整合大中专、职业院校、辖区中小学资源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兴趣培养,探索‘活力青工’职工夜校学习教育品牌,把各类精品课程送到产业工人中,切实打通了服务青年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复盛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复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首先在职工夜校摆放学历与职称提升、夜校兴趣班等宣传海报进行广泛宣传,再根据第三方学校提供的课程类别制作并发放调研问卷,收集课程主题兴趣度,最后根据结果准备试听课程时间表。

  同时,以校企地三方联动的方式进行学员招募后开设试听班课程,并制定“正式课程积分打卡制度”,鼓励产业工人积极、按时上课,结课后用积分兑换相应的奖品。

  签订校企地三方合作协议后,去年5月,青工俱乐部正式成立,职工夜校投入运行。据介绍,职工夜校运行以来,已建立“竞”无止境电竞社团、筑梦“篮”图篮球社团、灵心巧“手”DIY社团、“音”你精彩音乐社团、光“影”之约摄影社团、大智若“鱼”钓鱼社团、“shoo Pop”羽毛球社团等社团,同时结合产业工人实际需求,创新性开展吉他社团、剧本杀社团等共十余个兴趣社团,满足青工业余时间对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企业职工归属感、获得感。

  目前,夜校已吸引超1000余人次产业工人参加室内外各类社团活动70余场,防诈讲座、心理健康讲坛、交友联谊活动10余场,还为暑期企业双职工开办假期幼儿托管服务2期,协调物业处理公租房住宅小区物业矛盾10余项。

  复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复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依托职工夜校,合理规划创新职工学习模式,用职工喜欢的教学模式,让广大职工能够融进去、有共鸣。同时,将教学“主阵地前移”,引导广大职工将学习由“枯燥学”向“兴趣学”、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基层培训更有“鲜味”,让文化服务跟上潮流,满足新时代“打工人”的多元需求,让职工更有干劲,企业更有活力,助力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周五夜校”满足职工家庭需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何让一颗种子发芽吗?”“老师,我知道,需要水、土壤、阳光和空气,然后种子就能慢慢发芽了。”晚上7点30分,江北区铁山坪街道五里坪社区亲子家庭教育主题讲座开讲,老师围绕亲子教育主题为家长和孩子们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看到社区发了通知,女儿主动提出想过来看看。”陈春梅一家住在附近的港盛小区,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她曾带着女儿参加过社区的亲子活动,最喜欢做风筝、插花等,没想到女儿对讲座也感兴趣,她说,自从孩子参加了这些活动,胆子变大了,母女俩的关系也更近了。

  同样住在港盛小区的陈明容当天是带着孙子来上课,她告诉记者,小朋友不到4岁,每天都要出来活动,尤其喜欢在这里看书,他的模仿能力很强,上了几节课后就能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我们当然是希望能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授课老师说,通过讲座学习,家长们充分掌握了幸福养娃的秘诀,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有了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向。

  五里坪社区地处港城工业园区腹地,社区常住人口10500人,其中本地农转非人员占三分之一、外来人员占三分之二。

  江北区铁山坪街道五里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赖欣介绍,为深入推进产城融合下的基层社区治理,满足辖区产业工人、双职工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铁山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从去年12月22日起,每周五晚7点半开展“晚间服务不打烊,点亮社区夜生活”系列夜校主题活动,以政府主导,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链接辖区资源,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活动和课程,目前,累计参与亲子家庭达75组,共计职工、儿童150余人。

  “比如,在一次‘优势视角下的亲子家庭团体辅导’中,心理咨询师为现场产业工人家庭开展团体辅导,通过童真童趣亲子游戏、童真同知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童真同绘亲子绘画、童真同享感受分享等环节,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促进亲子关系培养。”赖欣说,活动结束后,家长分享感受时这样说到:“让每一个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每一朵花并不是从最开始就是一朵花”......晚间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弥补了工作时间内亲子家庭无法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遗憾。

  据介绍,下一步,铁山坪街道将针对辖区农转非居民转型为工厂产业工人及家人这一群体,以辖区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夜校为主阵地,从提升农转非产业工人个人能力素质、促进子女健康成长、推动家庭和睦的角度,深入实施四大服务项目,做深、做细、做实“周五夜校”,助力解决产业工人后顾之忧,有效带动产业工人及其家庭积极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努力满足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托起产业工人“稳稳的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