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更贴心、更可持续?华新街街道东方家园社区养老服务站重点打造“东方·康颐汇”项目,整合华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德馨养老服务机构等资源,着力破解养老难题,探索出一条融合文化、健康、公益的养老服务新路径。
多彩活动:点亮银龄生活
8月12日,下午三点的东方家园社区养老服务站,暖意融融。伴随着轻快的节奏,几十位老人正跟着领操员认真拍打身体。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养老服务站组织“健身打卡+互动游戏”,健身结束后,击鼓传花猜词游戏热闹非凡:“是不是上上下下?”“上上下下不是成语,继续猜,很接近了!”台上婆婆卖力比画,台下老人们争相抢答,此起彼伏的笑声回荡在房间里。
坐轮椅的廖叔叔是服务站多样活动的“常客”。“你看他现在,能扶着扶手做完整套操了!”老伴赵桂荣边说边笑着展示刚用10天打卡积分换来的皂粉,“他吃过午饭就催我过来打卡,每月打卡冠军有奖状,日子过得开心得很!”
除了运动游戏,养老服务站深挖“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内核,打造“银龄文化驿站”,开设书法、国画、茶道等兴趣课堂。每周提供1次“康颐汇家庭聚餐”,以养生菜品为载体,促进老人交流、拉近了邻里关系。
创新驱动:构建可持续生态
养老服务站货架上,当归、薏仁等初级农副产品整齐摆放,价格比市场价低。“这些都是给我们老百姓谋实惠的,买着方便还划算。”刚买了一斤当归的陈大爷说。
为了激活养老服务“造血”功能,“东方·康颐汇”项目构建“社区经济+社区公益”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通过售卖低于市场价的初级农副产品,便利居民同时,为项目运营补充动能。另一方面,推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以服务时长兑换健康积分,激发居民参与养老服务热情。
更妙的是“一老一小”联动模式。养老服务站里,不少老人带着孙辈来参加活动,小朋友们帮忙整理书籍、摆放桌椅,赚来的积分能兑换书法、绘画课等名额。“既锻炼了孩子,又帮我们减轻了负担,这办法真好!”带着孙女来的周奶奶竖起了大拇指。
社企医协同:夯实健康养老根基
针对老人常见的眼疾问题,服务站创新引入的眼部雾化保养服务成了“爆款”。“每天来做雾化的老人得有20个,做完都说眼睛舒服多了。”工作人员介绍说。
四季养生茶供应区老人们端着茶杯,边喝边聊养生心得。养老服务站积极打造“社企医”协同服务网络,聚焦中医特色,夯实健康养老根基。
每周五,华新街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都会准时坐诊,艾灸、推拿、拔罐等服务一应俱全,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中医服务。每周六的健康讲座更是座无虚席,从冬季养生到慢性病防治,实用的知识让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把老人当家人:细微处见真情
“小蔡,医院的检查报告怎么查?孙女让我截图呢!”郑婆婆拿着手机,有些着急地找到工作人员蔡雪瑶。蔡雪瑶接过手机,耐心地一步步教她操作,不一会儿就帮婆婆完成了截图发送。“就盼着老人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能想起我们,把我们当成一家人!”蔡雪瑶一边给老人们分着西瓜,一边笑着说。
展望未来,德馨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陈红表示,东方·康颐汇项目将继续打磨服务细节,围绕老人需求迭代服务内容,用文化唤醒活力、以创新激活可持续、借协同守护健康,老年生活无需暮气沉沉,亦可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