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我区交出“十四五”亮眼生态答卷

日期:2025-10-19

10月10日,我区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主题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为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贡献江北力量”。

  会上,区生态环境局通报了“十四五”期间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情况和“生态损害赔偿”“减污降碳”“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执法”“无废城市”建设等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通报,我区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多管齐下,在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系统维护、环境质量提升、城乡风貌塑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方面,我区构建“22411”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2025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1.85%,位于全市前列。累计创建18个市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项目,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企业入选全市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占比”指标排名全市第1。

  同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提升。出台《重庆市江北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构建“一带两山,双核多片”生态格局。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1809.68公顷,拆除没收“四山”违法建筑1.99万平方米,修复明月山湿地100亩,治理修复历史遗留矿山6处、面积19.5公顷,矿山修复任务全面完成。落地1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试点,铁山坪觅香湖森林生态修复项目获评全市首届生态保护修复十大案例。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8200亩,2024年生态质量指数较2023年提高1.66,增幅排名全市第二。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大美风貌日益彰显。“十四五”期间,我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PM2.5浓度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全市率先完成“三个整治”工作,实现餐饮船舶清零、港口砂石装卸功能关闭。补齐区域污水管网短板,剿灭农村黑臭水体15条,实现动态清零,港城园区通过全市首批“污水零直排区”验收,栋梁河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国控市控地表水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稳定保持100%。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18公里岸线全线贯通,“三园两湾”建成开放,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20个、378万平方米。加快“百园城区”和和美乡村建设,累计创建14个市级宜居、美丽村庄(乡村),2023、2024年“发现重庆之美”评选中,连续2年包揽所有奖项。

  生态安全与治理体系不断优化,项目规划保障有力。通过签订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协议,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协同解决跨界污染问题。升级改造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接入前端感知设备140余处,与全市、区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应急响应效率。排查风险企业126家,整改完成率100%,实现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建立健全放射源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保持零辐射事故。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完成排污许可“双百”任务,首创社区河长制工作站。不断完善项目推进体系,截至2025年7月底项目完成率达97.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