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北区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美丽重庆建设和美丽江北建设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打造坑塘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范本,助力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全面清零,“一水一策”精准治理。
紧扣江北区农村黑臭水体小而散,多为村民房前屋后的小坑塘,水体污染成因相对简单的现实特征,坚持因水施策,分类推进,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统筹管控”3条路径综合治理14条黑臭水体,累计清淤13492立方米,新建雨污管网1640米、雨污水检查井87座,生态修复2557平方米,有效管控水体面积13420平方米,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村民满意度100%。
注重实用,融合农村多元发展。
充分结合农村产业类型、自然环境等因素,系统考虑当地实际,合理拓展治理后水体用途,深挖水塘农业灌溉、生态景观、产业结合等多种价值。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堰水坝高速路南侧水塘通过清淤清漂、管网修缮、生态修复、长效监管四部曲完成整治,实现了水绿岸青、鱼翔浅底,后期堰水坝合作社经集体讨论,决定将水塘对外承包,曾经的臭水塘变身为创收利民的生态鱼塘,明确了管护主体,增加了集体收入。
巩固成效,长效监管久久为功。
全面落实重庆市总河长令(第六号),建立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机制,落实污染源巡查、水体清洁管护、监测评估、督察考核、群众监督等长效管护制度,持续跟踪问效,严防返黑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