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在京召开
2021年12月18日,第一届中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和按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精细化管理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主题,采取“大线上、小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由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CHS-DRG付费国家技术指导组)、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承办,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与北京医疗保险协会共同协办。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同志出席本次大会并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CHS-DRG)是按照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治疗成本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疾病组,医保部门按照相应的支付标准向医院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诊断和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确定合理的付费标准并向医院付费。 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2020年先后启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付费国家试点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国家试点,共计101个试点城市,目前已经全部开展实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参保人购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激励医疗机构和医生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促进分级诊疗,医保和医疗“相向而行”。从试点初步成效看,一些试点地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检查用药更加合理,治疗的针对性更强,也促进了分级诊疗,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参保群众都不同程度的受益,初步显示出医、保、患三方共赢的效果。
下一步,医保部门将坚定支付方式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按照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未来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着力完善一套规范成熟的技术标准,建立一套适应CHS-DRG/DIP变化的医疗机构运营机制,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医保专业化队伍,不断推进改革纵深发展,更好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全媒体平台采用6大渠道对大会开幕式及分论坛进行了直播报道,共计百万人次在线收看了本次大会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