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之北,这是一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区域,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兵工文化交融相汇,盘溪无铭阙、明玉珍睿陵、徐悲鸿故居等名胜古迹星罗云布,保定门、三洞桥、寸滩老街、重庆大剧院、徐悲鸿美术馆.重庆馆等串联成"文化珍珠链”,城市文态形神兼备,文化魅力历久弥新。
历史文化丰富的背后,是江北城区中还有一些老小区、老街区和老厂区。为了加快江北区“两高"示范区建设,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近悦远来"美好城市,江北区以贯彻落实《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为契机,统筹推进区内的城市更新,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实实在在地提升居民幸福感。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统筹推进;部门引领、多方推动;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则,坚持'量力而行'的同时'尽力而.为',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四个方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策划实施一批城市更不目,切实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修复生态功能、打造历史文化名片。"重庆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范从才这样说道。
"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五年打基础。"范从才说,2021年内,将建立江北区城市更新工作机构、确定工作机制、开展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基底调查、项目策划等工作,推动实施一批示范试点更新项目。“到2022年,建立完善我区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专项规划和策划项目储备库,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以及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存量房屋盘活利用等工作,城市更新工作初见成效。到2025年,形成项目实施流不晰、运作高效、群众满意、多方受益的城市更新工作格局,深入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人民日报文创:江北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有哪些创新的做法?
范从才:区级相关部门、属地街镇、国资平台公.司均围绕项目落地推进,开展服务或配合实施项目。调动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招商引资积极性,“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对外推介我区更新策划方案,吸引有实力的社会单位或银行金融机构个我区更新进度。
人民日报文创:老厂房和老旧小区的改造,在更新升级思路和实施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范从才: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着重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破损、环境脏乱差、市政设施不完善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改善老百姓生活、居住体验为主要目的,不涉及改变原有建筑使用功能;老厂房的改造更新属于带产业类的城市更新,结合老厂房的综合情况对原建筑进行改造,改变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成为带入产业运营的载体,以带动区域经济的更新为首要目的。
新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专项规划和策划项目储备库,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以及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存量房屋盘活利用等工作,城市更新工作初见成效。到2025年,形成项目实施流程清晰、运作高效、群众满意、多方受益的城市更新工作格局,深入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人民日报文创:在老旧小区的设计理念上,如何避免全篇一律,做出差异化和文化味?具体有哪些举措?
范从才:不同的老旧小区由于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设时间的不同,除需改造的共性问题,都有自身不同的痛点和难点。
所以老旧小区更新设计,上首先需深入实地调研,分析老旧小区不同的城市属性及特点,根据不同老旧小区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判断更新改造的大方向,在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场地文化及规划格局的前提下,以解决功能性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改造更新。使不同的老旧小区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形成差异化和不同的文化味。
人民日报文创:老厂房文创园逐渐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打卡体验的地方,想问下江北区老厂房升级项目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取得哪些成绩?
范从才:北仓文创街区是一个不错的范例。江北 纺织仓库(简称"北仓") 曾经是重庆纺织业的生产和物流要地,但后来也一度荒废。再后来的升级改造中,进行了城市人文建筑二次更新,实现社区和谐共融示范。通过营造双创试验工场,打造青年人才社群文化创新基地。线上+线下运营相结合,推动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走进大众。
北仓文创街区作为江北区乃至重庆市的重点文创特色街区的代表之一,发展历年来,获得了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江北区创新人才基地、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示范文创园区、重庆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双百佳文化消x新领地"文创空间、重庆市江北区诚信单位、成渝潮流新地标等符号。
人民日报文创:重庆是一个热门旅游城市,想问下江北区域内,有哪些网红打卡点以及特色景点,可以给大家推介下?
范从才:北仓文化园、莺花巷合作村、不夜九街、三洞桥风情街、鎏嘉码头、IFS国金中心、北城天街、观音桥商圈、大剧院、大观园、千厮门大桥桥头都是不错的目的地。
人民日报文创:在未来城市更新完成后,江北会出现哪些新兴的文化园区?各自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范从才:江北区会出现一系列的文化园区,这里举例说明。
1862洋炮局项目,依托于其历史底蕴,充分挖掘重庆的兵工文化、抗战文化,结合重庆独特的山、水、防空洞,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化体验型旅游业态,实现文化与旅游、商业、体育、体验完美融合,最终将该项目打造为国内知名的军工主题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文创园。
莺花巷合作村项目,这里有代表性的红砖红瓦朴实低矮建筑,带着历史的印记,有人文的情感和记忆。它向人们进一步展示了这片基地的历文,并纪念其做为江北城历史的重要价值。
人民日报文创:城市更新会给江北区的人居环境带来怎样的变化?
范从才:生活功能更加完善、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完善产业功能、打造就业创新载体,完善生态功能、保护修复绿地绿廊绿道,完善人文功能、积淀文化元素魅力,完善安全功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