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月的奋战,我市中心城区防疫已由之前的全域协同防控调整为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次疫情中,江北区鱼嘴镇广大基层干部发扬奉献精神,忘我坚守,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团结奋战,为控制疫情,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分享几位鱼嘴镇基层干部在抗疫一线的故事。
23岁的邓书鹏是鱼嘴镇社事办的民政工作人员,自疫情发生以来就吃住在办公室,由于长期24小时值班接听电话,查看追阳推送信息,监控混管阳及确诊病例工作流程进度,有时一天睡眠时间甚至不足3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主动下沉社区,值守小区卡点、上门核酸采样、为居民送药送菜等。
鱼嘴镇社事办工作人员邓书鹏为封控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全力防疫的同时,邓书鹏的民政工作也不曾落下。和美社区57岁的雷大爷一人独居,不熟悉智能手机,平常购物都是使用现金。小区封控期间,邓书鹏专门预约了银行工作人员上门给雷大爷办理了现金业务,还给他开通了微信业务,教会他使用语音、微信转账功能,以及如何网上订购物资。雷大爷对此相当满意,直夸小邓给他“解决了生活难题”。
和锦社区居民许阿姨每周都需要到医院进行三次透析,是民政重点救助的送医对象,小区封控后,每次邓书鹏都要提前与社区、卡点、医院对接,做大量沟通工作,让病人提前做核酸检测、办理好通行证件、安排好接送车辆。通常用车时间为凌晨5点和上午10点左右,在小邓细致有序的安排下,许阿姨的就医一次也没耽搁过。
“当解封通知下达时,我们在拆棚的时候,一帮守楼的志愿者,男生,全都掉泪了。”和悦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海燕谈到疫情防控期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发生在11月28日的巨龙江山小区二期10栋。
“这次疫情让大家感觉太不容易了,志愿者们付出太多了。”李海燕说。这栋楼被封控时,社区志愿者自告奋勇地报名值守。前五天,居民是足不出户的,志愿者必须提供上门服务。通常上午要收垃圾和做核酸检测,下午要配送物资。但有时候居民有需要,哪怕是晚上10点,值守的人员也会穿上防护服,给居民送去物资。
值守巨龙江山小区二期10栋的志愿者们
“叔叔嬢嬢,在外面不要打堆堆哟,这会儿回屋嘛!”11月28日,鱼嘴镇棠富园社区民警张军福劝导小区居民回家。
张军福作为社区民警,已经在棠富园社区工作了9年多,是居民的“熟面孔”。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不论白天黑夜,他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耐心劝导是他的特有标志,每天步数2万起步是他的标配。
张军福劝导居民回家
有居民不理解防疫政策,与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发生矛盾的,张军福立马到场,解释政策,维护秩序,获得居民认可。“听了张警官你的话,我晓得我的行为不对,我想来做我们社区的志愿者!”准备翻墙出去种菜的潘嬢嬢在张警官的劝导下,自发成为志愿者。
正是有了上述基层干部的不懈付出,在居民的高度配合下,鱼嘴镇的抗疫工作和全区、全市一样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接下来的复工复产复市工作中,他们依然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