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江北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提案》(第065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阵地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我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共17175平方米,街镇文化服务中心实现100%全覆盖。在职工作人员30余人,招聘专兼职工作人员80余人,文化志愿者500余人。文化广场、市民广场、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设有城市书房、志愿者之家、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书画交流室、排练厅、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展览厅、根雕工作室、农家书屋等功能馆室。配备了投影仪、音响 、钢琴等专业设施设备。图书30万余册,报刊100余种,电脑100余台。目前,郭家沱街道和寸滩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在进行装修,其他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已达标。所有综合文化中心均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建立、健全了服务规范,按要求制度上墙。在醒目位置标明了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场所配套功能完善,设备齐全,每个功能室按要求制度上墙,建立、健全了服务规范。设有宣传橱窗、文化走廊,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在醒目位置标明了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
各街镇加强管理,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现有设备、器材、图书等分类登记入册,严格保障各类器材设备不流失、不挪用。
各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均建有不少于50平米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有排练厅、多功能厅、图书室、健身室、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厅室。部分社区建有文化体育活动广场(配备有一定的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并设有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分区。所有的设施都已按管理制度免费向辖区群众和未成年人开放。大石坝街道忠恕沱、前卫、石门社区因属拆迁区域,文化室条件相对简陋,开展文化活动有局限;大石坝街道正街社区文化室因配合政府轻轨工程被迫拆迁,目前处于文化室重建选址中。
各社区文化室均在显著地方设立了文化宣传专栏,有“文化宣传字样”,均做到“四个一”,即一套群文器材、一套广场音响器材、一套广播影视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现有设备、器材、图书等分类分批登记入册,并对图书、报刊等坐到如数及时上架,严格管控设施设备限制、租赁、占用等现象。
二、运行情况
(一)夯实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文艺团队
积极扶持辖区群众文艺队伍,利用各级资源在阵地开展广场舞、合唱、书法、美术等各类文艺培训,结合各项主题活动开展文艺进社区、进基层活动,培育各街镇优秀文艺团队。优化志愿者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辖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加强对辖区文艺团队的挖掘、培育。摸底辖区内舞蹈队、合唱队、腰鼓队、快板队等文艺团队200余支,同时建立了专长、特长等基本信息台账。
(二)坚持免费开放
区文旅委制定了江北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督查办法。按照督查办法,对全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公示栏内容更新情况等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明查暗访、常态督促,充分发挥好效能督查作用。
各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按要求进行挂牌,并开展了培训辅导、图书借阅、体育健身、报刊阅览、文艺演出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基本服务项目,均免费开放,并对服务项目、时间、地点、组织者等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坚持常年开放、错时开放,每周至少开放53个小时。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设读书看报、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免费项目。每周对群众开放提供服务的时间30小时以上,并根据实际实行错时开放,双休日、节假日照常开放,相关服务信息均提前公示。
2020年基层公共文化中心开展免费开放、老年大学等免费培训1000课时,受惠群众达50000余人次,开展非遗糖画、腊八节粮食画、春节小贺件、科学实验课、防诈骗知识培训、观影、春节灯笼制作、清明节香包制作等特色培训78场,开展亲子阅读、3D木质拼图、春分竖蛋、垃圾分类手抄报文化志愿服务45场。
在城市书屋开展了“送红色书籍 ·忆红色初心”宣传活动,打通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开展“讲活红色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宣讲活动,开展以“讲红色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微宣讲活动,开展“学党史·传家风”等主题活动。今年上半年在复盛镇自助图书馆举办了孔子学堂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随棠书苑自助图书馆举办“行走的图书”——图书中的中共党史“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在五里店街道鎏嘉码头自助图书馆举办了“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活动等等。
重庆市江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