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江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1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江发改函〔2023149

牟燕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更强民营经济的建议》(第67号)收悉。经与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区金融办、区工商联等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领导,探索适应新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针对加强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引领方面,江北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立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工作机制,常态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引领取得实效。一是建好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引领阵地。以重点覆盖为目标,兼顾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两新组织较集中的领域,按照七个一标准,在全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9个。聚焦江北区重点产业布局,谋划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保利大数据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2个特色产业党群服务中心。缩小党建服务圈半径,建成楼宇党群服务站3个,形成9中心3站点的全区党群服务体系,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得以保障。二是丰富思想政治引领活动载体。依托活动阵地,建立党群活动轮值清单,让两新党组织在参与党群活动的同时共同承办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提升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活动。举办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首届非公党建论坛等活动,推动全区两新组织党员职工在论坛中学习理论、激荡思想,达到聚人聚心聚魂效果。三是创新思想政治引领方式。建立企业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共学共商制度,重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确保企业正确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媒体矩阵,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互联网,运营江北党建微信公众号,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两新组织党员职工心坎上。

针对加强民营经济的领导管理方面,2016年群团机构改革时,已明确由区工商联负责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在机构编制保障方面,区工商联机构编制总体配置优于除工会以外的其他群团机关,并设有独立的事业单位;2018年,我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为双组长的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在区发展改革委和区工商联;2019年机构改革时,各区县在机构限额内除规定动作外,可以结合区县发展实际有自选动作,九龙坡等个别区结合本区发展实际,利用自选动作设置了民营经济发展局,其他大部分区县考虑该机构作用发挥相对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与相关职能部门有交叉等因素未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我区结合江北发展实际,未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目前,我区暂未有独立设置民营经济工作机构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不断传递新发展理念,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方面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2022年,我区出台《江北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10条措施》,包含打造小江都能办品牌、开办企业再提速、建筑许可实行跨前服务、不动产登记实现快速协同、提高水电气报装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纳税便利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公平透明、惠企服务全覆盖、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等10个方面,配套制定了《江北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10条措施实施细则》(江北营商办发〔20222号),定期调度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现已全部落实到位。

在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方面。2023年,我区以三优四降五支持(三优: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市场环境、优化法治环境;四降:降低用地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用房成本、降低融资成本;五支持:支持做优做强、支持创新发展、支持数字化转型、支持业务拓展、支持招才引智)为框架出台《江北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配套出台了66条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具体联系电话,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对照10条和12条措施实施细则,做好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加强跟踪督促,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用“软实力”吸引企业投资江北、落户江北、建设江北,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三、关于加大民营企业人才智能化引进、培育和管理力度方面

针对人才引育方面,我区已先后建成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中国西部金融人才市场、重庆金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培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为江北民营企业精准引入更多急需高端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人才服务方面,我区已初步构建江北英才渝快办服务平台。建立三级人才服务体系,为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及B卡持卡青年人才、塔基人才提供人才落户、职称评审等68项提质增效服务,形成高效便捷的一张服务卡、一支服务队、一张服务网、一套服务事项、一系列服务活动服务机制,为各类人才积极服务。

下一步,我区将建立江北英才人才智库,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金融、工业、民营经济等行业领域组建,引导人才参与江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重大事项提供意见建议。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以才引才,发挥人才互推荐链接效应,强化创新创业队伍建设。

四、关于加快民营企业数字化改革,促使转型升级方面

一是聚焦数据要素配置改革。依托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渝快办”运营中心、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三大中心”,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推动金融科技、数字内容、高端软件、数据资产全产业链集群发展。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已引入100余家数商生态,上架800余款产品,服务交易规模超1亿元。二是聚焦数字产业化。大力培育和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江北已集聚字节跳动、百度、小米消费金融、永辉云金、顺丰科技、紫光华智、东方微银、滴滴出行西南总部等一大批民营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三是聚焦产业数字化,大力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7个,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8个(民营占比为73.3%),市级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中心达35个。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实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搭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服务、技术服务等平台,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支持和鼓励民营软件企业“揭榜”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发展共享经济和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五、关于加大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方面

针对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我区出台《江北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申报市级以上研发项目,支持企业以“军令状”“揭榜挂帅”等形式参与市级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支持企业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等领域,创建申报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针对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我区高度重视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多措并举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优质企业,累计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家,其中,2022年全区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同比增长250%;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积极开展民营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工作,目前润际远东已进入上交所初审会审核阶段,溯联塑胶预计上半年创业板发行。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落实《江北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加强内外联合,主动对接市区有关部门,加大培育对象摸排梳理工作力度,对具有“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早发现、早培育、早入库,不断充实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持续壮大“专精特新”潜力企业储备,推荐惟觉科技等具有创新活力的“专精特新”企业以“揭榜挂帅”等形式承担国家级和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润际远东等“小巨人”企业在所属领域制定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提高企业发展话语权,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复函已经张发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69  

联 系 人:吴绍足

联系电话:023-67750455

邮政编码:4000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