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发改函〔2023〕185号
唐显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现代服务业质量的提案》(第087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化产业融合
为系统谋划江北区主导产业发展,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我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我区组织编制了《江北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规划了“金融业、融合商贸业、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专业服务业、大健康产业”共六大主导产业,提出了全区重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培育的主导方向,融合发展的路径有:一是按照全市“十项行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方案,找准江北区细分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强链”、“补链”、“延链”具体方向;二是沿着现有产业链深耕细作,又主动拥抱大健康、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做深度拓展,攀高走强,培育新增长点,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层次和水平;三是以“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推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融合化为路径推进金融业、融合商业、现代服务业、大健康产业提质增效,以两大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技术改造推动“强链”,以项目建设推动“补链”,以产业融合推动“延链”。
二、关于优化产业布局
您在建议中提到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区将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强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重点发展融合商业、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专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注重软件集成、数字内容、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领域的嵌入式应用。强化服务业支撑功能,聚焦多式联运等物流模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聚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程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引导专业服务业向品质化、精细化延伸。为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环环紧扣的辐射圈,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我区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推动产业平台建设。加快玉带片区平台建设,以人工智能产业功能为主导,导入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打造数字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新型网商产业园转型升级,着力建设“电商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电商大数据商情分析平台”、“电商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电商大数据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等行业信息化高地。构建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推动搭建我区公益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一站式”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国际多式联运中心,整合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物流资源,提升铁公水空四式联运能力,布局完善境内外分拨集散中心。
(二)引导重点产业企业汇聚。持续引入工程咨询、检验检测机构集聚,依托城市有机更新、先进制造业企业入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片区开发等重大项目,吸引集聚工程服务重点企业入驻。加速法律、咨询等机构汇聚,大力吸引知名法律服务机构入驻,拓展涉外法律和咨询业务,鼓励支持辖区律所及咨询机构与境外机构联合联盟,鼓励引进境外律所律师、咨询师,担任辖区机构顾问。
(三)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推进软件集成发展,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物联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质量,提升跨境物流配送效率,加快智慧物流建设;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引导专业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
近年来,江北区壮大市场主体卓见成效,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优质企业,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家。2022年,全区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同比增长250%;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同比增长600%;创新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超过130家。
2022年,我区加强挖潜和指导培育工作,全面梳理辖区各行业领域符合条件或具有潜力优质企业,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按照已符合条件比较优秀的企业、差距不大重点指导培育的企业、差距较大可作为下一步培育对象的三类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同时,结合我区重点企业走访联系机制,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委机关各科室为成员的“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一人”服务工作小组,将全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帮扶任务具体交由委机关各科室人员承担,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每季度通过电话交流、现场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走访一次“专精特新”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若有重大问题报单位汇总后统一由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今年,在壮大市场主体上,我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两眼向上”助上市。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上市培育同谋划、同推进,邀请市经济信息委相关处室领导和上市指导专家赴我区开展拟上市企业服务指导工作,按照标杆企业、苗子企业、种子企业三级梯队和资本市场要求,筛选一批条件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分类开展“一对一”上市培育辅导帮扶,提高上市培育精准度。二是“两眼向外”推培育。加强内外联合,主动对接区级有关部门,加大培育对象摸排梳理工作力度,对具有“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早发现、早培育、早入库,不断充实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持续壮大“专精特新”潜力企业储备,推荐惟觉科技等具有创新活力的“专精特新”企业以“揭榜挂帅”等形式承担国家级和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润际远东等“小巨人”企业在所属领域制定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提高企业发展话语权。三是“两眼向下”抓服务。利用“渝企金服”服务平台功能,发挥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机构作用,深入宣传“专精特新贷”、“小巨人贷”等专属产品,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等服务,落实好“一企一策一人”服务机制,推动涉企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为“专精特新”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0年,我区出台了《江北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遴选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高层次人才750名左右,示范带动各领域各单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江北英才计划共设杰出人才、领军人才、特殊贡献人才、青年拔尖人才4个专项,入选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金,按50%、25%、25%比例分3年发放完毕。入选特殊贡献人才,根据贡献度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金。同时,入选江北英才计划的人才,还可享受研修津贴、项目支持、创业支持、职称评定、引才奖励、购房补贴等各类支持政策,为我区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
2022年,我区组织开展了产业发展现代化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江北区2022年产业发展现代化主题培训班(第一期),培训了250余人,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
2023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市委和区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人才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两高”示范区建设,围绕两副担子和两件大事,做精做实“江北英才”品牌,进一步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我区组织开展了第一届“江北杰出英才”评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谢文辉、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邓嵘等10人入选,并按照《江北英才计划实施办法》享受A类人才政策。同时,为建立良好的人才结构,我区开展了“江北英才计划·塔基人才”的评选,共有147人可按照《江北英才计划实施办法》享受D类或E类人才政策,人才政策不断完善。
此复函已经张发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6月25日
联 系 人:唐袤程
联系电话:023-67112315
邮政编码:4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