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发改函〔2024〕116号
吴晓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江北区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建议》(第027号)收悉。经与区交通局、区商务委、区国资委、区金融办、区大数据发展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务实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问题。一是深入参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江北区与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了中新(重庆)互联互通投资母基金项目。该项目拟在重庆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中新互联互通母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按照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下设产业子基金,打造500亿元规模中新互联互通产业基金集群。该基金的合作设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区作为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金融服务优势,夯实我区实体产业发展支撑,助推产业升级。二是积极争取承办中新金融峰会,第五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于4月20-21日召开,江北区承办其中分论坛二:探索金融科技新范式·国际合作共促创新发展;大力支持辖内华润渝康资产管理公司承办资产管理论坛;并积极参加峰会金融成果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江北区已成立产业基金,主要围绕江北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投资及产业协同。
二、关于打造“通道+贸易+产业”服务融合高地问题。围绕打造“通道+贸易+产业”服务融合高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全面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多维度提升市场活跃度,带动西部聚合人气、联通全球。一是“请进来”共谋发展,连续两年作为全市唯一“魅力区县”参展西洽会,成功举办中国(重庆)数字经贸高质量发展大会、2023成渝双城消费节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展会。参加“进博会进重庆”等活动,促成新加坡、泰国等国经贸代表团来渝考察洽谈,协助外商对接本土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江北,搭建成渝面向东盟的新型经贸合作桥梁。正式投运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企业(含合作)超80家。在中新合作背景下设立全市首家外资旅行社,率先取得文旅领域开放突破。2023年,新增外资企业54家,同比增长59%(商贸企业占96%),新增外资企业数量全市第2。二是“走出去”链接全球,加速“江北造”产品“走出去”,助力海尔工业园智慧家电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持长安汽车在泰国建设产能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深度融入RCEP成员国市场,2023年长安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超23万辆,出口销量跃居自主品牌前三。畅通境内资金对外投资渠道,推动新加坡捷元资本、美国心元资本等私募公司开展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额度达8.5亿美元。组织上百家企业参加进博会、数博会、广交会等展会活动,大力开展“百团千企”出海拓市场抢订单行动,订单金额超50亿元。
三、关于打造数据和技术双向赋能的数字通道问题。我区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公共数据运营管理体系,夯实数据资源价值应用及衍生的要素保障。一是积极协同西部数据交易中心,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国家工程,联合中科曙光、京东科技等合作伙伴,建成数据交易平台,打造“数据安全区”“仿真验证台”“模型训练场”和“积分交易链”,重点提供数据要素交易服务、数字资产兑换服务,全力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数据交易平台。二是通过物理或者虚拟方式构建数据安全区,使得数据交易各方相互安全隔离,让标的数据在交易各方的本地计算节点完成计算任务,做到“数据不出库、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三是通过隐私计算技术提供可视化操作的模型训练与数据价值验证工具,让交易双方可事先发现和验证标的数据价值,做到“价值可验证”。四是通过区块链技术链接参与交易的企业积分,确保积分交易真实可信,做到“过程可监督”。
四、关于将江北机场、果园港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一是江北机场属于渝北区管辖范围,我区无法增强江北国际机场枢纽集散功能;二是我区将配合两江新区积极推动果园港与成都无水港实现双港联动。促成与龙泉驿、攀枝花共建“无水港”项目落地,带动水铁联运和水水中转业务上量,充分发挥果园港作为成渝地区唯一水运开放口岸的优势。三是大力支持“渝穗”班列发展,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要道,完成进口冻品经渝穗海铁联运转关至果园港指定口岸等项目试点,拓展粮食口岸功能铁路运输方式,推动果园港综合指定口岸功能效用最大化。
此复函已经张发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4日
联 系 人:张金微
联系电话:023—67862839
邮政编码:4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