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江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111号提案 的复函
日期:2024-07-0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何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噪音治理防范的建议提案》(第111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建设施工高质量发展的关心。我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您在建议中实事求是地指出江北区施工噪音治理防范存在的问题,就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浅出剖析,同时提出了您的宝贵意见,这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加强施工噪音治理防范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宁静和谐、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北区加快打造新重庆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環万象城、轨道四号线西延伸段、蚂蝗梁立交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足马力,铆足干劲,快速推进,有效提升城市品质,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辖区在建工程共155个,总投资量约214.5亿元,其中:区管在建工程共148个,总建筑面积约400万㎡;市管工程7个。

2017年以来,我区建筑工地噪音投诉总量呈总体下降趋势,特别是2023年至今噪音投诉总量下降达47.3%,取得历史最好成效。但是,随着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多数项目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噪声污染扰民仍然存在。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加强执法监管。针对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我委将噪音控制纳入在建项目文明施工专项整治范围。今年以来,我委以“5+2监管方式组3支巡查队伍,对辖区在建项目开展昼夜兼治巡查,累计巡查596次,其中夜间巡查145次,劝止夜间施工23起。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属地镇街等相关部门集中约谈噪音控制不到位参建单位50余家。同时,区生态环境局畅通噪声污染投诉举报渠道,严格落实全天候24小时举报值班机制,方便群众举报监督。

(二)强化源头管控。结合职能职责,我委在日常监管中,指导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使用低噪音施工工艺和设备,采取调整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等措施,减少同时投入使用的大型机械和敏感时段噪音作业频次。指导项目安装噪音监控设备,设置专人关注噪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降噪控噪措施。同时区生态环境局按相关要求对江北区声环境功能区进行调整,对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实行不同的噪声管理政策和标准,设有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点2类区(大石坝)、3类区(港城工业园区)及4a类区(观音桥)监测点各1个,为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了重要手段。在审批项目环评、办理排污许可证时,也对企业提出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措施要求,严把行政审批关,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的发生。

(三)加强一线人员教育。我委将继续深化噪音治理的各项举措,注重对一线作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依托入场三级教育、每日班前会等既有机制,将最新的环保政策与噪音控制标准覆盖至每一个在建项目,强化一线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减少非必要施工噪音的产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部门+街镇+企业的联动长效治理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合力推进、联合管理,督促在建项目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噪音控制责任到人。

二是推进绿色施工。持续推进建设项目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合理布局噪音源机具设备,鼓励采用全封闭式或装配式建筑施工。

三是广泛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夜间施工认定,指导项目在周边居民区密集的区域施工作业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周边居民休息时间段,尽最大努力减少因城市建设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

此复函已经周艳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4613

人:刘磊

联系电话:18223934314

邮政编码:4000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