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稳中向好!江北汇聚“满天星”

日期:2023-06-12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按照“产业兴起来、楼宇用起来、人气聚起来”的工作要求,狠抓体制机制、产业招商、人才引育、场景应用,加速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5月,全区新增软信企业369家,实现营业收入104.66亿元;新增从业人员7078人,其中,中高端人才1608人。截至目前,全区聚集软信企业3602家,从业人数31064人,其中,中高端人才7738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推动载体建设 拓展载体空间

今年3月,“数智赋能 拥抱未来”——第二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我区举行,知名院士专家、领航企业代表齐聚江北,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围绕制造业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活动中,我区睿创(重庆)科技园入选首批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示范楼宇。

“科技园从2022年开始营业,现在已经有40多家大数据、软件等行业企业入驻,这里人工智能领域市场前景可期,我们将不断为产业集群化发展贡献力量。”睿创(重庆)科技园负责人唐显荭感叹,“落户江北真的非常幸运,政府部门非常务实。企业在这里发展,市场大,信心足!”

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城泊骅科技、网商产业园、港城科创园等是我区“满天星”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楼宇。我区引导和鼓励楼宇运营方与入驻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明确入驻期限、享受政策以及各方权利和责任义务,促进“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截至目前,我区累计收储楼宇面积22.16万平方米,其中,今年1-5月收储面积7.06万平方米,使用面积3.13万平方米。

从鼓励产品研发应用,到夯实产业数字基础,从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区政府相继出台《江北区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十条措施》《江北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优秀企业评价暂行办法》等文件,切实为软信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强化人才引培 力抓人才关键

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因素。

526日,“2023年江北区‘满天星’行动暨职引未来-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重庆理工大学举办。我区近50家软信行业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吸引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634人参与,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71人。

“多数岗位需求的专业以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为主,今天都招得非常不错,来面试的学生都很优秀,很感谢主办方对我们的支持!”招聘会上,我区高新技术企业重庆满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说。

不仅举办系列专场招聘会,区人社局还印发助力“满天星”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助力“满天星”行动计划。江北区“满天星”行动计划帮扶联盟成立,真正实现选人才、展项目、搭平台、促交流一体化融合。“巨星荟萃、群星云集、繁星遍布”的软信人才生态正在我区形成。

推进场景开放 搭建对接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今年以来,我区聚焦“智慧+”“创新+”,以城市“智能中枢”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应用场景开放,推动区内外软信企业以能力合作模式参与建设。

立足区属国企单位自有投资项目、参股项目、合作项目等,将信息化部分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开放清单中。目前,区属国有企业已开放集团及下属公司智慧应用场景16项,涵盖智慧安防、智慧场馆、智慧办公、智慧城管、智慧工地、智慧停车、智慧市场、智慧管理平台、智慧园区等领域。

第二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举办期间,发布辖区国有企业场景开放清单14项,并发布第三批企业能力清单31个。一季度,发布第三、四、五批智慧城市场景应用开放清单共计71个。

目前,全区信息化项目场景开放招引项目65个,投资金额342.49亿元。近期,通过场景开放招引,新增落地企业3家,新增拟签约企业9家,累计招商培育企业48家。

我区还围绕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国家金融科技运营中心、“渝快办”运营中心“三大中心”,聚焦金融科技、数据交易、智慧政务等创新应用场景,加快集聚数据资产全产业链、金融科技、数字内容、高端软件等生态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舞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