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 提升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环节,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在老旧小区里,居住的往往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适老化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区住房城乡建委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老年人舒心地安享晚年生活。
老小区穿新衣 适老化改造让生活更便利
“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没想到老了还能看到小区大变样。”11月8日,大石坝街道忠恕沱社区的原江陵厂电影院片区里,75岁的居民刘婆婆欣喜地讲述着小区的改变。
“外墙的油烟机下,油一层灰一层,多少年来也不见清洗;窗口的铁护栏,也是锈迹斑斑,随处可见蜘蛛网……”刘婆婆说,半年前,小区内还是电线满天飞,墙面上贴满小广告,地面也远没有如今这般整洁干净。“现在走到楼下就像是逛公园,每当花开的时候,连空气都是甜的。”如今,刘婆婆的印象里曾经那个杂乱的小院早已被崭新的环境取代。
小区变化如此之大,得益于从去年10月启动的大石坝原江陵厂电影院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其中重点实施了适残适老化改造。
改造工程包括:新增室外雨污管道、原道路平整连通、公共照明增设路灯、增设垃圾收分类容器、室外环境绿化更新、健身活动设施安装、新建停车场、新建社区服务用房等。
改造过程中,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调研,研究优化施工方案,加装适老适幼便民设施设备,最终有效解决功能单一、空间浪费、使用率低等难题,让居民休闲、运动变得更健康更安全。
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也心系着残疾人的居住体验。“轮椅推进的道路坡面比较合适,很多设计对于残疾人来说很友好。”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细节处处凸显人文关怀。“未来,我区将在新改扩建城市街道上加大无障碍设施规划和建设,并将进一步精细化设计。”该负责任人说道。
加装电梯配套设施 让出行更便捷
“以前回个家要10来分钟,没想到现在可以通过电梯‘一键直达’了!”11月7日,说起在小区施行的适老化改造,70多岁的居民黄大妈喜上眉梢,“自从加装了电梯,下楼买菜、遛弯变得不再困难了。”
黄大妈居住在石马河街道南桥寺社区南桥苑小区,小区修建于1991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共有8栋楼,均未安装电梯。
“现在上楼有新加装的电梯,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不想搬了,准备把家里再装修下,就定在这边了!”安装电梯后,居民刘爷爷同样感慨万分,“之前我女儿觉得这边小区环境不好,希望我们跟着她住到新小区。说实话,我们还是习惯在这边,现在一改造,更加没话说了……”
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标配”,尤其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加装电梯难推进,一直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痛点难点。
而老旧小区电梯安装事关各方利益,众口难调也是现实情况之一。为此,区住房城乡建委助力街道、社区协商共建机制,引导居民成立加装电梯筹备小组,指导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在电梯内配置安全扶手、助行按钮等适老设施,方便老年人乘坐电梯。
截至目前,加装电梯竣工12台,新签订安装协议15台,正在施工建设6台,“上上下下”的便利正在惠及更多的江北老年人。
升级配套设施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快点哟,老尹活动要开始了。”11月8日,早上8点半,观音桥街道鲤鱼池社区,80岁的刘婆婆和82岁的邻居尹婆婆准备去鲤鱼池党群服务广场参加坝坝舞比赛。
能让许多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们走出家门,迈开腿运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投入使用的鲤鱼池社区小区适老化改造项目。
“健身步道铺装得太好了,在上面走上几圈,锻炼了身体不说,心情也不一样了。”“以前总嫌公园、健身广场啥的离家远,现在我和老伴可愿意下楼了!”在鲤鱼池党群服务广场,社区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心得。远处,传来的是广场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如今,广场上新增了室外休闲椅、健身器材;铺设了塑胶跑道和健身步道;对原有的宣传栏进行了更新;增添了无障碍坡道和扶手……形成集适老活动、幼儿嬉戏、宣传阵地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场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细节处处可见“用心”:新增的室外休闲座椅配备了杯孔,方便携带水杯的老年居民拿取水杯;休闲座椅设有扶手,方便老人借力站起或坐下;座椅旁设置的凹槽,便于固定拐杖;座椅有一定的角度倾斜,避免久坐疲惫;座椅具有一定硬度,同时选用了圆角设计,避免尖角将老人划伤……
未来,区住房城乡建委将一如既往关注居民适老化需求,注重提升养老短板,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构建完整社区、活力街区,为老年市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