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截至6月13日,我区蓝天天数达143天

日期:2024-06-23

6月14日,我区召开“全面推进美丽重庆建设”2024年第二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区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委、五宝镇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2024年二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七项重点任务,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生态环境智治体系,全力交出生态环境高分答卷。截至6月13日,我区蓝天天数达143天,PM2.5平均浓度稳步下降,全区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我区施工噪声投诉量连续三年下降

  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15个

  噪声污染一直是辖区居民十分关注的环境问题。今年二季度,我区噪声投诉同比下降41.6%,累计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15个,全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66.7%。

  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噪声投诉主要集中在施工噪声领域。为切实做好噪声防控,我区从源头管控,持续开展施工噪声扰民突出问题整治攻坚、施工噪声扰民突出问题整治攻坚专项。自2021年起,我区施工噪声总投诉量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除此之外,区生态环境局创新开展基层社会治理“1+3”模式。即围绕一个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扰民企业、投诉群众三方共同参与,由政府主导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民主协商、责权分配、监督保障三位一体,向群众普及环保知识和正确投诉渠道,向企业“送政策、送法规、送技术”。

  “‘1+3’自治模式打通了群众、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了良好的三方信任关系。”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通过平台分享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用正确渠道进行有效投诉。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5%

  五宝创成“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底五宝镇成功创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五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五宝镇紧紧抓住生态建设、生态治理、生态惠民三个方面,不断夯实生态发展基础。

  在生态建设方面,五宝镇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长江十年禁渔,完成3355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累计对1万余亩生态林、经济林进行了林相改造,清理河岸垃圾120余吨,顺利完成“四山”保护违建整治。

  在生态治理方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开,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12%。建成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站5处,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厕所革命”新(改)建卫生厕所323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2.5%。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建成3个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在生态惠民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常态化开展丰收节、乡村村晚等活动,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生态经济再上新台阶。

  推动邮件快件包装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

  新增绿色包装回收网点26个

  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多,绿色发展监督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为此,我区加快推动邮政快递网点绿色包装回收装置全覆盖,新增设置绿色包装回收装置的网点26个,可循环包装使用量1.1万件,回收循环利用瓦楞纸箱数量8.3万件,可循环中转袋使用比达95%。我区积极推动邮件快件包装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成功入选重庆“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该项工作是如何推进的?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给出了解答。

  根据《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我区要求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具备绿色认证书等资格,通过向上游嵌入,提供收寄、包装一体化服务等措施,减少电商商品在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据邮政局第五分局统计,我区电子商务类邮件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为95.04%,寄递企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为96.89%,寄递企业规范包装操作比例为96.81%。

  为有效减少包装使用量,我区从源头抓起,推行使用低克重高强度包装纸箱、免胶纸箱,简约包装,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协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循环中转袋等绿色包装产品选择,减少使用塑料袋包装。

  在末端网点,我区设置绿色包装回收装置,同时,加快江北区邮政快递“绿色网点”建设,对绿色包装、“绿色网点”建设等工作进行布置,引导企业积极对快件处理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力争打造一批标准化绿色环保示范网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