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市无党派人士对口江北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座谈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河长制条例》和第1、2、3、4、5号市级总河长令,整治入河排污口154个,国市控地表水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稳定保持100%,长江、嘉陵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五条措施”,完成废气深度治理项目53个,建立161个重点管控涉气污染源清单,组建蓝天专职巡查队伍,开展节假日不休昼夜巡查。截至7月9日,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4%。全面开展土壤排查,对11家涉镉等重金属企业、10个涉农村社开展排查和整治“回头看”,修复治理长安三工厂等污染地块2.2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建立完善覆盖全区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率先完成沿江船舶、码头清理整治,取缔船舶142艘、浮吊87个,关停取缔码头10个,清理废弃渡口11个,腾退岸线7.5公里,实现辖区嘉陵江、长江沿江码头砂石业务全面关停。创建国家绿色工厂6家、市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16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达34.78%,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排2398.74吨、406.94吨、450.4吨、1501.7吨。
补强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聚焦管网短板问题,印发《江北区高标准治理城市生活污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完成郭家沱地区市政污水主干管网项目,消除管网“空白区”,完成杨家河沟流域雨污管网建设,有力推进全流域清污分流。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75个。以垃圾分类先锋创建为载体,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水平,全区厨余垃圾有效分出率达31%。
强化生态系统环保修复。抓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出现频次明显增加,其他鱼类品种数量增加61.5%。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公园总量达109个,“三园两湾”项目全面建成,“两江四岸”18公里步道全线贯通。治理农村黑臭水体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85.7%,累计创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8个、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4个,铁山坪街道、五宝镇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复盛镇华山村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五星级示范村。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1809.6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38%,生态质量指数达54.47,比2022年提高0.16,生态质量基本稳定。出台《江北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建设任务718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