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善祥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国著名商业街、重点示范都市商圈——观音桥,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群中常有一个身影活跃在社区,他带领一群人,创建了一个品牌,讲述着温暖的重庆基层故事。
这个身影,扎根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30载,化解超过2000个棘手难题,写下的900余万字工作笔记凝练出独特的老马工作法;
这一群人,遍布全区128个村(社区),用老马工作法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唱响“老马带小马”工作品牌,守护一个个社区的美好生活;
这一个品牌,让基层治理化作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党建引领化身为“万马奔腾”的生动画面,让“枫桥经验”在巴渝大地创新继承与发展;
这个身影是马善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基层调解员,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唤作“老马”;这群人,正在变成守护社区平安的行动者网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小马”;这一个品牌,正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思想政治新格局。
“老马是何人”
“千军万马”何以“一呼百应”
“她一个学生妹儿能处理好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吗?”
2023年12月的一个下午,居民刘佩芬坐在社区的小公园里回忆起初见这位戴着眼镜、有点“学生气”的秦虹时的印象。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秦虹用她的行动和成长,彻底改变了刘佩芬的看法:“小妹儿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把大家的大事小情放在心头,做事也细致认真!”刘佩芬的眼中满是赞许,她看着秦虹在社区里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意。
这样快速的成长和转变,也让秦虹自己欣喜和庆幸。她说这得益于“老马”的亲身传授,更得益于“老马带小马”的机制,也得益于老马常常提起的两封信带给她的动力。老马常常提起的两封信,来自同一个人——黄银宣。十年前,黄银宣的父亲服刑出狱后成为了无住房、无收入的特困人员。老马主动了解情况后,自费给他买医保、送去慰问费,及时帮忙申请困难救助金。后来,黄银宣的父亲去世,老马自掏腰包帮黄家人解了燃眉之急。在困境之时得到老马的巨大帮助,这让黄银宣心怀感激,为此,他写下第一封感谢信。
十年后,黄银宣自己遇到了困难,本应按照合同55岁退休的他,去年退休时却只符合60岁退休的国家政策,顿时慌了手脚。
“有事找老马!”
黄银宣再次想到了老马,便来到老马工作室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几个月的工作,老马为黄银宣从原单位那里争取到未能如期退休的补偿金9.8万元。
“老马为我和父亲伸出了温暖的手、付出了友善的心,为我们真心实意解忧、诚心诚意排难。”黄银宣在第二封感谢信中写道,老马的尽心履职尽责,敢担使命,是心系困难群众、贴近民心的孺子牛。
“我时常会重温这两封感谢信,它不仅留下了服务群众的生动记忆,还告诫我们要随时记住群众的疾苦,只有知道群众的疾苦才知道工作的差距和肩上的责任,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人民和造福人民。”这是老马对秦虹说的。而秦虹也正是在反复阅读两封信的过程中认识到基层调解的价值,更是在马善祥手把手的“老马工作法”传授中,真正懂得了“民为本、义致和”工作理念的价值,学着用“三十六策”处理方法面对各种各样的基层矛盾。
近年来,围绕老马工作法,江北区提出“小马接单化解,老马支招解惑”工作思路,让“老马带小马”传帮带机制有了更加生动的实践,如同秦虹般的“小马”如繁星点点,正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不断生长。
“老马”育“小马”
“万马奔腾”护人民安宁
“他们打乒乓球,我啷个睡觉?我不好过,他们也别想好过!”前不久,江北区郭家沱街道飞岚垭社区小马工作站接到了一起棘手的调解。居民黄先生认为曹大爷等人常在楼下打乒乓球,严重影响自己日常休息,遂用刀划破乒乓球台。曹大爷知道此事后随即抄起木棍便要上门算账,双方矛盾由此激化。
社区“网格小马”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把这个情况反映给“小马工作站”,小马工作站的调解员一方面出面调解,一方面把信息反映给老马。最终,老马和小马共同努力,从邻里和睦的角度出发,让双方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黄先生修好了乒乓球台,曹大爷和球友们也承诺打球时保持安静,不大吼大叫影响邻居休息。至此,这起矛盾纠纷在老马方法引导、社区“小马”耐心协调下,得以妥善解决。
高速城市化进程带来急速的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也对我们社会治理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环境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社保问题、公共服务问题、城市更新问题……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伴相生,亟需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而步入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绿荫长廊和凉亭之间,醒目的“小马驿站”随处可见,奔走一线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小马”更是越来越多,老马育小马的机制也在完善中显示出日益强大的效能。152名“常驻小马”,725名“网格小马”、上千名的“专业小马”“邻里小马”“志愿小马”,他们共同用真诚解开误解的心锁,用温暖抚平紧皱的眉头,正在汇聚成守护基层平安的“千军万马”,组成风险防范化解的群众长城,成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先进典型。
“老马”变“网马”
“快马加鞭”打造“全媒体品牌”
“我已经没有钱治病了,就等着这套房子卖了。”
“我平时打打零工,也没什么积蓄,一时半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给他。”
江北区法院一块屏幕上,黄某、张某正在激烈地争执。
“你们都是李女士的亲人,看见你们闹成这样,她若在天有灵也会很伤心吧。张先生作为长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该多关心生病的晚辈。”
这是坐在重庆法院“易解”平台大屏幕前的老马,看到因遗产分配起争执的黄某、张某说的话。李某、张某、黄某曾经是亲密的一家人。2001年,张某和黄某的母亲李某登记结婚,两人婚内按揭购买了一套房屋。2015年,李某死后,其与前夫所生的黄某患慢性肾功能衰竭,需定期透析治疗,无人照料。为遗产分配问题,黄某与张某因为房屋、钱款闹起了纠纷,为此,江北法院委托老马从中调解。
“‘屏对屏’的体验少了见面的面红耳赤,不见了电话里的一争长短”,老马抓住线上调解的优势,趁机给双方摆起了“龙门阵”,引导双方回忆起李女士在世时的美好时光,唤起亲情和理解。后来,他运用“老马三十六策”“转化之策”中的“化大为小”,建议张某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黄某房屋价款,并将房屋过户事宜列入和解方案中,既解决黄某的燃眉之急,又能消除张某的顾虑。在老马的撮合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重归于好。
“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用年轻人的新思路,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这是老马常说的一句话。这次“在线解纷争”的故事只是“老马变网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北区运用大数据技术延伸数字场景,通过老马网络连线、老马直播授课、“老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实时跟踪、“小马”微视频展示活动等方式打破时空界限,不断扩展着“网马”的全媒体矩阵,赋能老马工作法新的时代使命和价值,也润物细无声般传递着“老马带小马”品牌的价值。
2018年,以“老马”为原型的电影《幸福马上来》登陆全国银幕。在欢声笑语中,老马、小马们基层平安“第一道防线”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通过电影,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调解员的生活,认识到老马工作法的价值。”看过电影,老马这样说。“我30多年来一直在总结方法,我把这些方法传递给千千万万个小马,把接力棒传下去。”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了基层代表马善祥的汇报后指出:“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实际把党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把各项工作做好。”如今,“老马”带“小马”、“老马”变“网马”,千千万万的“老马”与“小马”汇聚成群,“网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动力,共同奔向幸福生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