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我区坚持以教育“优质均衡”增进民生福祉

日期:2024-09-13

改革,是时代旋律。均衡,是民心所向。

  我区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保质保量推进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围绕“优质均衡”,通过将好学校建在家门口、集团化办学缩差距、开展“五个一点”特色教育活动等路径,令优质教育“就在身边”,让优质教育“遍地开花”,惠及百姓,铺就城市的“幸福底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优先教育投入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现代时尚的设计风格、大气敞亮的体育操场、布局合理的功能教室……今年9月,崭新的洋河花园实验小学翰澜校区正式投用。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区首个采用装配式项目建设的学校。

  事实上,不只是洋河花园实验小学翰澜校区,华新实验小学鹿鸣校区、培新小学改扩建工程也同期建成投用。让孩子“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新学校的筹建,是江北交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北答卷的又一生动注解。

  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全局观念出发,坚持教育发展优先,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近三年教育预算平均每年23亿元,义务教育生均经费高于市级标准,居全市前列。“十四五”以来,建成科技实验学校、诚善中学、福宏小学等7个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先后实施老旧校舍改造、功能用房装修改造、运动场地翻新提升、校舍排危加固等普通基建维修项目150多个。

  在江北,新建、改扩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这片热土之上,优化校点布局、加快学校建设成为保障一方教育优质均衡的坚实支撑,增进区域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从“双减”到“共赢”

  “五个一点”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村实验小学开展美感启蒙主题式项目学习,以美育撬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鲁能巴蜀中学、宏帆八中、鲤鱼池小学等,以各自校园艺术特色为切入点,以器乐、合唱、舞蹈、版画、书画等表现形式,开展艺术教育……这是全区推行“五个一点”特色活动的生动写照。

  自“双减”实施以来,我区开展了“五个一点”特色教育活动(“读一点名著”“做一点运动”“学一点艺术”“搞一点科创”“会一点家务”)。全区各中小学校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植根于学校日常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形成“基础+特色”的育人思路,激发全系统创造活力。

  “‘五个一点’对应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个方面,力图通过常态化的特色教育活动,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作用。”区教委负责人说道。

  “课后延时服务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我不再为孩子的教育盲目焦虑。”玉带山小学家长张枚说道,特色教育活动减轻了家长和孩子负担,孩子在学校就能参加各种高质量艺术教育。

  围绕“五个一点”,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联合打造了3个“江北小交警教育实践基地”、56所“江北小交警”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已有3万余人次参与“小交警”活动;字水中学与重庆图书馆、江北区图书馆等合作,建设“24小时开放图书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统计显示,“双减”之后,我区学生体质增强,全区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阅读习惯逐渐养成,区域学生年平均阅读量由“课标”要求的90万字提升至120万字……学生正在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