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江北,嘉陵江碧波荡漾,白鹭翩跹;鸿恩寺公园鸟语花香,观鸟爱好者流连忘返;巴人汲水公园草木葱茏,游人如织……这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正是江北区以“九治”行动为笔,精心绘就的绿色发展篇章。
2024年,江北区锚定“大美江北”目标,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九大治理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8天,长江寸滩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生态质量指数提升至54.47,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港城园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园区。如今,“城在山水间,人在画中行”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精准施策,守护绿水青山底色
在北滨路善水公园,河水清澈,三角梅绚烂绽放,市民纷纷驻足打卡。而几年前,这里还是杨家河沟的排污口,因水质恶化饱受诟病。
杨家河沟全长3公里,曾因老旧管网渗漏导致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我区采用节点整治、缺失补建、系统重建的模式,采取“节点整治+系统重建”模式,成功将其从“臭水沟”变为“小清河”,治理案例更入选全市“生态环保督察示范榜”。
这只是我区加快城乡黑臭水体清零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4年,我区完成长江、嘉陵江154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新建排水管网4.4公里,改造老旧管线20公里,剿灭农村黑臭水体15条。如今,长江寸滩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嘉陵江江北段成功创建首批市级幸福河流。
大气治理同样成效显著。通过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排查、扬尘污染防治等五大专项行动,全区PM2.5浓度降至3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优良天数达到308天、同比增加19天。在土壤修复方面,江北区完成20个地块污染调查,安全处置污染土壤1.35万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系统治理,为母亲河织就“绿丝带”
2024年3月28日的长江增殖放流活动令人印象深刻,8万尾鲢鱼、鳙鱼等鱼苗欢快地跃入江中,为长江生态注入新的活力。江边网格员感慨道:“现在巡查时,经常能看到鱼群跃出水面的场景,禁渔成效真是看得见、摸得着!”
这一场景,正是我区生态修复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2024年,我区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1809.68公顷,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管理。严守24.5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埋设界桩116个、标识牌8个。提前完成1500亩森林抚育任务。开工长江北岸(塔子山至金科太阳海岸段)岸线生态综合修复工程—消落带治理项目。抓实长江十年禁渔,迭代升级江北城、石马河禁渔标准化禁渔巡护站,新建大石坝巡护站。
同时,我区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8起,其中1个案件入选“重庆市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
统筹发展,城乡蝶变共绘生态新貌
在城市更新方面,观音桥街道的“北仓里”摇身一变,成为具有“市井味、烟火气、人文范”的高品质生活街区。五里店街道的合作村片区成功打造成集文创、休闲、娱乐、鉴赏等为一体的互动式复合型社区空间。2024年,我区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2个,10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扎实推进,一项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程全面完工,来鹿寺社区入选全市现代社区建设十大样板,“莺花巷”改造经验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
与此同时,我区推进城市绿荫工程、城市公园建设。江滩公园风貌改造顺利推进,建成口袋公园3个,更新提质改造街头绿地7个。三洞桥风情街、莺花巷·合作村评为市级最美街区,获评最美口袋公园、最美桥下空间、最美山城绿道各1处。
而在五宝镇,美丽干净的乡村步道串联起露营基地、主题民宿、采摘果园等休闲场所,已建成探野、落日映山河、左岸等露营基地,屿江别苑、湖观山舍、竹憩园等主题民宿,培育下湾百果园、豆豆农场、茂林果园等采摘果园,成为了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2024年,我区践行“千万工程”,加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多元乡村旅游业态,策划推出乡村旅游品牌线路10条。已成功创建市级宜居村庄8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4个、巴渝和美乡村1个。
动能转换,开启智造发展新征程
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港城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5家企业入选全市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区行政服务中心、市科技馆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这一项项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不懈努力。
在产业发展上,我区加快构建“22411”现代制造业集群,依托长安汽车、赛力斯等5家整车企业,形成“设计研发—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分拨物流”汽车发展全产业链,全区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超20万辆,占全市产量超三成。
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同样强劲。2024年,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超17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引导公交、出租车企业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车占比分别达到68.98%、64.71%。培育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3个,改造面积5万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连续7年达到100%,竣工阶段绿色建筑比例连续2年达到100%。
如今的江北,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璀璨,又有山水田园的诗意栖居。从工厂车间的循环经济,到街头巷尾的垃圾分类;从江岸生态的精细修复,到城乡风貌的有机更新,“九治”行动已转化为居民触手可及的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