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江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3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7-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寸滩地区委员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建设的建议》(第034号)收悉。文中梳理了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数字赋能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建设的针对性意见,对我委的工作开展具有很强的参考指导意义。经与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寸滩街道、铁山坪街道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科学规划引领产城融合方向

    为认真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重要精神,加快打造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充分依托片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综合考虑片区招商引资规划、交通设施布局与人口空间分布的匹配度等关键因素,紧盯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规划编制与专项设计稳步推进。全力推动寸滩新城功能联动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该方案已通过初审,进入市规划部门综合会审阶段。同时,其他各专项设计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已先后完成联动区地质灾害评估、新城片区医疗及教育用地布局专项研究、栋梁半岛和东风片区路网优化方案等。二是征拆攻坚与片区开发加快推进。聚力征拆攻坚,推动片区开发,全力推进崔家湾片区、嘉溢华片区、东风片区征拆工作,为新城片区建设腾出发展空间,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承载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保障部分道路工程完工投用,推动重要交通工程开工。筑牢绿色屏障,推进港城园区1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港城园区AD区生态修复工程、新城片区雨污管网排查修复工程以及双溪河至东风船厂功能联动区路网工程(嘉溢华分区路网),完善新城片区交通并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关于以体制机制加快产城融合推进

园区紧扣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及区委“13457”发展思路,形成了由区领导牵头,港城管委会实施,区级相关部门及街道配合实施的工作模式。一是强化协同联动机制。计划组建双城协同发展工作专班,由区领导牵头,联合两江新区管委会、港城管委会、区级部门等,建立规划联动、项目共建、政策共享机制,重点协调国土规划衔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事项。各协同部门、街道从自身职能职责出发,协同做好社会管理、企业服务、城市运营、招商引资及相关事务协调等工作,共同推进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建设。二是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强化招商引资,出台专项优惠政策,优先保障片区用地、审批等需求。三是深化市场化运作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机制,支持新城公司向投融建营一体化转型,提升信用评级与融资能力,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四是严格督查考核。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压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节点推进。每月按时向区领导及各配合部门、街道报送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截至目前已报送三期。

三、关于以基础设施夯实产城融合基础

近年来,园区新建、改建道路约45公里,对内对外通达能力逐步增强;建成投用雨污管网近65公里;运行燃气管网160余公里,拥有110kV变电站三座及日处理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个,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和办公需求。教育医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拥有中小学5所以及3所职业学校,区第二人民医院、疾控中心等重点医疗项目相继落地;悦邻Park商业中心、人才公寓、汉庭酒店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片区已开通7条公交线路,轨道交通4号线穿境而过,生活配套逐步完善。

区交通运输委高度重视全区中下段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寸滩、新城片区主要规划海尔路、北滨路东延伸段两条地方主导的东西向干道。十四五以来,区交通运输委先后完成了海尔路内环至保税港区段改扩建、水口立交工程,全面完成了海尔路内环至太平冲段八车道扩能提质改造,寸滩国际新城与新城片区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为提高道路畅通水平,降低行车安全隐患,区交通运输委在进行海尔路扩能提质改造时对行车道划分进行了考虑,将外侧两个车道明确为货车道,建设过程中在地面标线、标识标牌方面均进行了提示,基本实现客、货车分流行驶。2023年初,全面开工建设北滨路东延伸段工程,项目分为四期实施,一期塔子山至寸滩老街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2%4座桥梁全部完成上部结构施工,3座隧道全部实现双向贯通,今年三季度将全面完工;二期一标段(寸滩老街至英达油库段)完成总工程量的30%,预计2026年底全面完工;二期二标段(英达油库至铜田坝段)完成全部前期工作,正积极落实资金来源,力争今年开工建设;三、四期正在加快开展初步设计、用地保障、资金筹集等前期工作。北滨路东延伸段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江北嘴、寸滩国际新城、寸滩宜居宜业现代新城,与海尔路共同形成我区中下段两条东向主要通道,进一步加快沿江内侧地块开发建设步伐。

区卫生健康委着力提升片区医疗保障水平。新城片区现有重庆康心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寸滩、铁山坪2家社服中心,正在新建区疾控中心、新城社服中心,已初步构建起以综合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支撑、社服中心为基础、疾控中心为保障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第二人民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20231月由二级精神专科医院转为了二级综合医院。区二院转型为综合性医院以来,充分发挥强专科、小综合优势,强化市级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重点学科建设,牵头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区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心理卫生科主任、心理治疗师罗华中入选成功入选2024年度重庆好医生、好护士年度人物(全市共10人、区县仅3人)。新设立重症康复科、消化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科室14个,新增了收治病种236个。2024年,区二院的诊疗量为43829人次、同比增长77.8%,医疗收入为4221.7万元、同比增长45.79%。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能够基本满足周边居民综合医疗服务要求。

区文化旅游委大力打造文化氛围。牵头制定了《江北区2025“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施方案》,于20254月底前建成4“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示范点,12月底前完成14“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示范点。其中,寸滩片区打造J-寸滩-01C-铁山坪-13生活圈,实施人文寸滩书香满铁山文化润心田项目。通过整合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及各类社会资源,打造以五里坪社区和港城社区为中心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形成集文化、休闲、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圈。辖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可到达文化广场、城市书屋,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更加便捷、更为舒心的高品质生活。通过书香满铁山文化润心田项目,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引导社区及周边幼少青老等各类人群积极参与读书学习中,让阅读成为根植于居民日常的生活习惯,用文化滋养社区,于春风化雨间,推动居民素养和社区品质双提升。

四、关于以数字赋能助力产城融合发展

港城工业园区于201812月成功申报为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第一批试点园区。根据试点要求,园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宗旨,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一是升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有线骨干网络及4G无线网络,建设打造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并积极布局了5G建设;建成网络到园区、楼宇和桌面的光纤化改造,提升速度;融合使用NB-IOTRFID、定位识别和感知等物联网技术,实施港城园区的楼宇、道路、路灯、监控、地下管网等传统设施的升级改造,实现园区硬件设施的全面智能化升级,优化和调整园区核心网络,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质量,支撑智能制造应用发展。二是构建数字管理和服务平台。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在市级管理和服务平台构架指导下,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纵向构建市、园区两级联动的统一管理平台,横向打造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了集运行监测、用地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管、融资服务、产能共享、协同创新、协同物流、协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了园区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园区产业数字化。通过对园区现有企业智能制造现状的评估,以智慧园区建设为契机,引导并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线,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三换工程,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同时,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及企业上云行动,大力推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园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此复函已经李毅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港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616

人:王

联系电话:67756818

邮政编码:4000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