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江北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3-08-1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1.《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2023618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2310);619,市委书记袁家军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江北区市场主体11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超10.4万户,是保基本民生和稳就业的中坚力量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21亿元,增长超7.3%,对GDP增长贡献率达81%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为此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2.《实施意见》在制定过程中的主要考量是哪些方面?

答: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聚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政策和举措,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江北成效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在调研、座谈和联系服务企业过程中了解到,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创新热情不高、新产品创新应用场景不多、生产要素趋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解决好企业市场开拓、融资、生产经营成本、人才用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创新性,在起草过程中未按照市级文件结构一一对应,而是结合江北实际,提出了三支持、三优化、一助力的主要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将今年年初出台的民营经济12条措施迭代升级为20条措施。

3.请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答:实施意见》由三大部分、七个方面、二十条措施组成。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202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5万户以上,其中民营企业7.5万户以上、“四上”民营企业力争达到1000户、中国民营企业500力争达到6户、重庆民营企业100力争达到15户,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50户,入库民营科技型企业900户以上,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户,民营上市企业达到13户。

第二部分为主要措施,也是《实施意见》当中最重要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三支持、三优化、一助力”七大方面,20条举措

一是支持民营经济主体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开展科技企业提升“十百千”工程,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养体系,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申报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创新平台引进一批创新资源,加速落地交大科技园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比拼”等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纳入市级科技创新重大研发项目的给予配套支持。

二是支持民营经济主体数字化变革。定期发布“满天星”应用场景清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主动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中心,推进资源共享。

三是支持民营经济主体绿色低碳发展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绿色信贷品种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低碳改造,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等生态环保项目,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优化政务环境。持续做实“小江都能办”服务品牌,不断优化企业服务专区,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实现政策精准直达,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服务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升级智慧政务平台,深化“江北一窗”改革,加速推进“一件事”套餐集成服务,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五是优化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定期清理违背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发布投资机会清单,支持和引导民营市场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帮助市场主体“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展会和促销活动;用好金融服务港,打造15分钟金融服务圈,引导广大民营市场主体用好信易贷·渝惠融、渝企金服、长江渝融通等融资服务平台,破解融资难问题;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租区属国有房屋,招租底价不高于评估价,租金三年递增;落实“江北英才”支持措施20条,及时兑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

六是优化法治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和民营经济人士财产和人身权依法审慎适用涉企强制措施;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信心监管机制,做到“无事不扰”“星期二零检查日”;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清理力度,对恶意拖欠典型案例的曝光,严格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戒约束

七是助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深化“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听取民营市场主体声音,闭环解决民营市场主体和企业家诉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专研企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

第三部分为保障机制,重点将营商环境大会作为开年第一会、选树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征集发布系列典型案例等江北好的做法丰富在保障措施里面,以便更好体现江北特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矩阵

公开信箱

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