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区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
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系统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按照《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班办公室关于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动方案的通知》(〔2024〕-52)、《重庆市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渝环〔2024〕73号)相关要求,结合江北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江北区现有行政村社13个,截至2024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已得到有效治理(管控)行政村社1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100%;全区常住农户2241户,已得到有效治理(管控)的常住农户2241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农户覆盖率100%。
二、主要目标
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根据2027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100%的总体目标要求,分年度合理确定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目标指标,全面提升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水平,具体如下。
表1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目标指标表
年度 |
涉农村社治理(管控) |
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 | ||
治理(管控)率(%) |
提质增效村社数量*(个) |
零直排村*(个) | ||
2025 |
100 |
1 |
2 |
100 |
2026 |
100 |
1 |
6 |
100 |
2027 |
100 |
1 |
8 |
100 |
备注:“*”为累计值。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调查行动
1.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调查。按照“覆盖全村、精准到户”要求,深化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调查,全面调查我区13个行政村(铁山坪街道马鞍山村、上坪村、胜利村,鱼嘴镇井池村,复盛镇华山村、石庙村,五宝镇大树村、干坝村、马井村、万缘村、下湾村、新三村、院子村)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情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农村改厕情况、农村人口集中点分布情况“四类信息”。基于到户摸底台账,建立并完善“区-街道(镇)-村”三级台账管理体系。根据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保障能力、乡镇污水处理能力、管网铺设条件、排水去向等,建立适宜开展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集中资源化利用、纳管处理、集中达标处理治理路径“四本账”。(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2.谋划“一村一策”。对于认定完成治理的行政村纳入完成底数清单,持续巩固治理成果,健全机制,防止反弹。对于已完成治理但仍存在问题的行政村,细化建立问题清单和逐步销号机制,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按照集中达标设施提升改造、管网排查与完善、优化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模式等分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序,推动落实整改,做好提质增效。到2025年年底,完成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村1个。(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二)实施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行动
卫生厕所分散处理利用。以杜绝房前屋后粪污乱排、散排、未经处理直排环境为重点,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行政村分布、自然环境现状等因素,特别是人口较少、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片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对粪便及冲厕水(统称“黑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化粪池出水应当妥善储存,防止外溢,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统称“三小园”)消纳利用。至2027年,对居住较为分散、位于控制区外的农村散户,具备改厕条件的,原则上做到愿改则改、能改则改。不具备改厕条件的、近期规划纳入拆迁开发建设的农村区域,加强对传统旱厕的防淋、防溢、防渗管理,做好粪污还田利用。积极推广各类节水型设施,从源头减少生活污水产生量。鼓励从源头将洗涤水、洗浴水、厨房水(统称“灰水”)和黑水进行分离。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合理增设设施,将灰水集中收集利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三小园”消纳利用。(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资源化利用行动
在容易或已经形成生活污水集中污染的地方,如果环境敏感程度低、消纳土地充足,根据污染防治和农林生产需求,鼓励通过集中资源化利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传统农区的黑水、灰水可采用“三格式化粪池(黑水)+储存池(灰水)+资源化利用系统”模式,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和水肥等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现有沼气池,对黑水、灰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周边有充足消纳土地、有资源化利用需求的非环境敏感区域的已建集中达标处理设施,经论证合理可改造为集中资源化利用设施,通过土地灌溉、生态补水等方式充分消纳集中处理设施出水。到2027年,农村20户(或常住人口50人)-200户(或常住人口500人)聚居点生活污水原则上实现应用尽用。(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四)实施存量农村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整改行动
建立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管理台账,制定提质增效计划,原则上2年内完成整改。对江北区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开展配套管网摸底调查。因年久失修、自然灾害损毁等导致现有配套管网存在漏点、堵点的,应及时改造更新。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不合理的,加快配套管网建设,改造雨污分流系统,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对技术工艺不合理的,或因运行维护费用高而无法保障的,在综合比对占地系数、吨水处理单位能耗、吨水处理综合成本等要素基础上,科学确定整改技术路线,强化设施的水力负荷、进水浓度的验收管理。对缺乏管护机制和保障资金的,应及时建立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到2025年底前,原则上将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单位)资金支持、不同主体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纳入统一运维范畴。到2027年,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稳定100%,实现农村 200 户(常住人口500人)以上聚居点集中达标处理设施全覆盖。(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复盛镇、五宝镇)
(五)开展长效监管能力提升行动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成效常态化调研评估机制,每季度开展现场评估,全年至少覆盖所有涉农镇街1次。评估过程应使用全国农村环境整治成效APP进行记录。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对群众反映强烈、舆论关注高等问题线索,及时摸排调研,推动问题解决。(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建立健全集中达标处理设施巡查监测、运行维护、整改销号机制。实施水质监测常态化,核实每座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和最高限值,设计处理能力20m3/d~100m3/d的处理设施,每半年至少监测一次;设计处理能力超过100m3/d的处理设施,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实施数字监管常态化,利用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监管系统、“巴渝治水”数字应用场景、江北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推进“一站一码一台账”,形成问题发现、任务推送、智慧指导、整改销号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实施检查巡查常态化,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畴,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暗访检查等方式,重点对设施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运行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实现检查对象“应纳尽纳”,检查事项“应查尽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实施运维管理规范化,推动专业化市场主体具体负责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制定或修订村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和运维绩效考核细则,强化日常运维管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复盛镇、五宝镇)
(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打造治理典型,各责任镇在鱼嘴镇井池村,复盛镇华山村、石庙村,五宝镇干坝村、大树村、万缘村、新三村、下湾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各责任镇积极挖掘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典型案例。(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建统领。加强组织领导,把党建统领贯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队伍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文明村镇创建相结合,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二)强化资金保障。区财政局负责加强资金统筹,健全有关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与农村环境改善衔接机制,将设施运行维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做好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农村厕所革命中央奖补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等资金的政策衔接,形成合力。按规定使用政府专项债券,积极申请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符合条件的积极申请政策性融资支持。
(三)加大政策支持。区生态环境局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统一监督管理。区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设施用电优惠等政策落实。区财政局负责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的保障机制。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在乡村规划中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地保障,推动解决设施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指导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区城市管理局应协同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区农业农村委牵头负责农村改厕工作,与区生态环境局共同做好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技术支撑。加强技术服务和培训,为加快推进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部署相关专题会议,邀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专家进行专题技术指导,解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运行维护评价、常见问题处置导则等相关文件。
(五)引导公众参与。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宣传鼓励村民养成良好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的现象。对村民因使用污水管网不当造成管网不畅的,加强宣传指导,提高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鼓励村民以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污水科学就地回用。充分听取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引导村民以适当方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项目方案设计、过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成效监督。坚持“让老百姓满意”,让村民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的参与度、幸福感。
附件:1.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一村一策”
2.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清单
3.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一村一策”
序号 |
乡镇 (街道) |
行政村 |
村社属性 |
问题概述 |
治理 类型 |
该村社治理模式 |
预计完成时间 |
集中居民点数量(个) |
重点点位数量(个) |
重点点位名称 |
集中居民点类型 |
重点点位拟采取的治理模式(户) | |||
纳管处理 |
集中达标处理 |
集中资源化利用 |
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 | ||||||||||||
1 |
五宝镇 |
干坝村 |
提质增效村 |
1.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需提升改造;2部分配套管网老旧、堵塞;3.部分散户生活灰水未收集利用。 |
治理+管控 |
集中达标处理、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 |
2025 |
3 |
0 |
/ |
/ |
0 |
0 |
0 |
0 |
1.提质增效村指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但治理(管控)率未到100%或存在污染的村社; 2.治理类型分为管控、治理+管控,管控指仅采用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模式的,治理+管控指综合采用多种治理模式的; 3.治理模式分为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集中资源化利用、纳管处理和集中达标处理,可选择一种或多种组合; 4.集中居民点类型分为两类,一是常住20户(或50人)-200户(或500人)的集中居民点,二是常住200户(或500人)以上的集中居民点; 5.重点点位指常住20户(或50人)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治理(管控)的或仅采用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的且已经形成集中污染的聚居区域。 |
附件2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清单
序号 |
设施名称 |
建设地点 |
服务范围 |
覆盖户数(户) |
设计规模(吨/日) |
实际规模(吨/日) |
处理工艺 |
设施运行状态 |
运行是否超过8年 |
是否由乡镇或村社运维管理 |
1 |
江北区五宝镇万缘村农民新村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万缘村 |
翠塘湾小区 |
470 |
200 |
120 |
MBR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2 |
江北区五宝镇干坝村王家湾农民新村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干坝村 |
王家湾 |
87 |
30 |
22 |
MBR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3 |
江北区五宝镇干坝村天宝湖农民新村柏林沟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干坝村 |
干坝新村351 |
222 |
60 |
48 |
MBR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4 |
江北区五宝镇干坝村天宝湖农民新村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干坝村 |
干坝新村356 |
183 |
120 |
85 |
MBR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5 |
江北区五宝镇大树村豆土湾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大树村 |
豆土湾 |
15 |
15 |
9 |
A2/O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6 |
江北区五宝镇大树村农民新村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大树村 |
大树村农民新村 |
37 |
30 |
24 |
A2/O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7 |
江北区五宝镇马井村污水处理站 |
五宝镇马井村 |
马井村 |
27 |
30 |
24 |
A2/O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8 |
江北区复盛镇华山村6社污水处理站 |
复盛镇华山村 |
华山村6社 |
15 |
60 |
35 |
MBR |
正常运行 |
否 |
否 |
附件3
江北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分解表
主要任务 |
重点任务 |
任务内容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调查行动 |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摸底调查 |
全面调查我区1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情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农村改厕情况、农村人口集中点分布情况“四类信息”。 |
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2025年4月30日 |
基于到户摸底台账,建立并完善“区-街道(镇)-村”三级台账管理体系。 |
区生态环境局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2025年4月30日 | ||
建立适宜开展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集中资源化利用、纳管处理、集中达标处理治理路径“四本账” |
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 |
复盛镇、五宝镇 |
2025年4月30日 | ||
谋划“一村一策” |
对于认定完成治理的行政村纳入完成底数清单,持续巩固治理成果,健全机制,防止反弹。 |
区生态环境局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长期坚持 | |
对于已完成治理但仍存在问题的行政村(五宝镇干坝村),细化建立问题清单和逐步销号机制,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按照集中达标设施提升改造、管网排查与完善、优化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模式等分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序,推动落实整改,做好提质增效。 |
区生态环境局 |
五宝镇 |
2025年12月31日 | ||
实施改厕暨户厕粪污管控行动 |
卫生厕所分散处理利用 |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至2027年,对居住较为分散、位于控制区外的农村散户,具备改厕条件的,原则上做到愿改则改、能改则改。 |
区农业农村委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2026年12月31日 |
推广各类节水型设施 |
积极推广各类节水型设施,从源头减少生活污水产生量。 |
区生态环境局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2026年12月31日 | |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资源化利用行动 |
1.传统农区的黑水、灰水可采用“三格式化粪池(黑水)+储存池(灰水)+资源化利用系统”模式,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和水肥等资源化利用。 2.对周边有充足消纳土地、有资源化利用需求的非环境敏感区域的已建集中达标处理设施,经论证合理可改造为集中资源化利用设施,通过土地灌溉、生态补水等方式充分消纳集中处理设施出水。 |
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2026年12月31日 | |
实施存量农村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整改行动 |
1.建立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管理台账,制定提质增效计划,原则上2年内完成整改,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100%。 2.对江北区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开展配套管网摸底调查。 3.因年久失修、自然灾害损毁等导致现有配套管网存在漏点、堵点的,应及时改造更新。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不合理的,加快配套管网建设,改造雨污分流系统,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对技术工艺不合理的,或因运行维护费用高而无法保障的,在综合比对占地系数、吨水处理单位能耗、吨水处理综合成本等要素基础上,科学确定整改技术路线,强化设施的水力负荷、进水浓度的验收管理。 4.对缺乏管护机制和保障资金的,应及时建立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
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 |
复盛镇、五宝镇 |
2026年12月31日 | |
开展长效监管能力提升行动 |
常态化调研评估机制 |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成效常态化调研评估机制,每季度开展现场评估,全年至少覆盖所有涉农镇街1次。 |
区生态环境局 |
铁山坪街道、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长期坚持 |
水质监测 |
核实每座集中达标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和最高限值,设计处理能力超过100m3/d的,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设计处理能力20m3/d~100m3/d的处理设施,每半年至少监测一次。 |
区生态环境局 |
复盛镇、五宝镇 |
长期坚持 | |
智能化监管 |
利用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监管系统、“巴渝治水”数字应用场景、江北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推进“一站一码一台账”,形成问题发现、任务推送、智慧指导、整改销号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 |
区生态环境局 |
复盛镇、五宝镇 |
2025年12月31日 | |
检查巡查 |
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畴,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暗访检查等方式,重点对设施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运行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实现检查对象“应纳尽纳”,检查事项“应查尽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
区生态环境局 |
复盛镇、五宝镇 |
长期坚持 | |
运维管理 |
1.将现有8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达标处理设施纳入统一运维管理,保障设施持续良好运行。2.督促指导各责任镇与第三方运维单位完善运营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细则。 |
区生态环境局 |
复盛镇、五宝镇 |
2025年12月31日 | |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
完成复盛镇华山村、五宝镇干坝村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
区生态环境局 |
复盛镇、五宝镇 |
2025年11月30日 | |
完成鱼嘴镇井池村、复盛镇石庙村、五宝镇大树村、万缘村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
区生态环境局 |
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2026年11月30日 | ||
完成五宝镇下湾村、新三村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
区生态环境局 |
五宝镇 |
2027年11月30日 |
发布解读:江北区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生态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